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东自春秋战国时燕国便在此修筑防御要塞,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汉民族从内地迁居至此,辽东渐渐成为汉人的土地。

    接着……

    轮到大明登场。

    这片土地重新归于汉人统治后,朱元璋通过设立卫所、迁移民众、调动军队等一系列举措,不仅稳固了边疆,也让更多汉人在此扎根繁衍。

    只要有汉人,就会有耕种,他们不在乎这片土地过去用于何种用途,只要能开垦,便会尝试种植粮食。

    一旦有了粮食产出,这里便有了根基,逐渐影响着渔猎民族,让他们学会靠双手谋生,而非一味掠夺。

    汉民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他们具有强大的开拓能力,能让贫瘠之地焕发生机。

    经过这些年的开发,辽东如今已呈现出富庶之地的气象。

    自李武等人离开关卡后。

    天地广阔,纵马驰骋之外,越来越多的耕地映入李武眼帘,既有农田也有军田,处处洋溢着希望的气息。

    队伍在路上毫不停留,飞速前行。

    起初大家充满好奇,纵马奔驰时也感到无比畅快,然而数日过去,便有人愁眉苦脸,话也不想多说,每次下马都恨不得亲吻大地。

    李武见状只是笑了笑,并未言语。

    顾明瞧见后,立刻笑得合不拢嘴,“这才几天就觉得累了?想想年前我和老李他们去漠北勘察乃儿不花,连续一个多月都在马背上度过,每天睁开眼就上马,有时晚上也只能趴在马背上休息,可谁也没喊过一句苦。”

    这事薛禄等人大多都听过,平日里喝酒时李武他们也常以此自吹自擂。

    但以前薛禄他们听归听,对一个月的马背生活并无直观感受。

    如今亲身经历一番,不禁对李武他们心生敬意。

    “现在不过是风吹得紧些,若真的下雪,那才真叫遭罪呢。”

    顾明得意地说。

    李武见薛禄几人更加愁眉苦脸,开口道:“别听他胡说,习惯了就好了,况且这里离铁岭已不远,到了那里咱们可以好好休整几天。”

    习惯?

    顾明冷冷地瞥了李武一眼,随即嘴角浮现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这“习惯”

    二字说来容易,实际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初李武和张武是如何适应马背生活的,顾明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能承受巨大的痛苦。

    随后众人继续赶路,经过广宁卫、卫、沈阳卫,直奔铁岭卫。

    越往北走,天气愈发寒冷,人烟也越来越稀少。

    到达铁岭卫后,周围几乎只剩下驻军的村落和边防堡垒,普通百姓极少见到,只有少数大胆的商人往来。

    这里的士兵比起南方的卫所,显得更为肃穆沉稳,少了些轻佻之气。

    踏入铁岭城后,薛禄几人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李武一路未曾减缓速度,所有人都咬牙坚持,顾明对此暗暗点头。

    这才是大明军人该有的样子,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能承受。

    李武领着众人找到一家客栈,稍作整理后,他见天色尚早,便离开客栈在城内随意游荡。

    随着他在城里晃悠的时间增加,他对这座边镇的了解也愈发深入。

    这里才是真正的边境城镇啊。

    李武清楚地知道大明目前的边防布局:从东到西,铁岭卫、全宁卫以及宣府这条线直接面对北方的蒙古威胁。

    全宁卫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地处后世赤峰市一带,设立才一年,由指挥使捏怯来率领部下驻守。

    然而不久后,失烈门袭击并杀害了捏怯来,导致部众四散,被朵颜等部吞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简介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目录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