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方才那些高声叫嚷之人,一个个愣在当场,脸上原本的轻蔑渐渐转变为惊愕,表情丰富至极。
他们虽不懂计谋深浅,但也知道这个计划并非毫无道理。
假装撤兵真的可行吗?
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双方已交战一场且获胜,对内可向朝廷交代,对外则可声称阿扎失里逃逸,不宜追赶。
此时撤军,谁能识破这是圈套?
虚虚实实之间,又有谁能辨假?
阿扎失里根基仍在白城附近,若是在别的部落境内逃跑,其他部落或许不会干涉,但若阿扎失里想在别处驻扎放牧,便没人会顾及所谓的蒙古各部情谊。
必有一场恶战。
所以阿扎失里绝不可能这么做,只要看见明军撤退,定会回返自己的牧区。
这一点无人质疑。
一旦阿扎失里重新露面,他们再次出击,击败对方绝非难事,甚至可以埋伏在铁山岭,等待阿扎失里到来,趁夜色从两边包抄,切断退路,一举吞并阿扎失里。
只要演技到位,这并非不可能。
风水轮流转,设伏谁不会?
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听完李武之言,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种种可能,想得越多,心中越激动。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觉得之前咄咄逼人的行为羞愧。
他们想不出好办法,不代表别人也想不出。
这恰好凸显了自己的无能。
朱棣与傅友德同时眼前一亮,他们都明白,按照李武所提策略,只要策划缜密,完全有可能实现全歼敌军的大捷。
两人随即齐齐望向李武。
接着,傅友德低声问朱棣:“你的人?”
朱棣含笑点头。
傅友德瞥了眼那少年,点头道:“这小鬼倒是有点想法。”
目光转向李武时,愈发欣赏,果然一代新人换旧人。
世间总有那么些年轻人,在某个瞬间绽放光芒,带领世界步入新的纪元。
朱棣微微一笑,并未开口。
自家内部夸奖无妨,但当着外人的面夸李武,岂不是等于夸自己?
然而,总有些人喜欢唱反调。
“若阿扎失里不肯现身,继续往北逃跑,你又打算怎么办?”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大帐内的宁静,引得众人疑惑地望向发声之人。
李武忍俊不禁,认出正是那个最初呵斥自己的人。
有些人总是在丢脸后急于挽回颜面,就像输红眼的赌徒,总想立刻翻盘,殊不知越是如此,损失越大。
李武冷哼一声,耸肩道:“那我们就撤吧。”
此言一出,一些人忍不住笑了。
笑声让那人更为恼火。就在他准备反驳时,朱棣站起身,走到他跟前。
朱棣没有言语,只是静静注视着他。
最终,那人支撑不住,跪地认错。
……
随后,大帐内达成共识,朱棣以一个动作明确了态度,加之计策切实可行,赢得满堂喝彩。
紧接着,众人开始商讨如何将撤军伪装得更逼真、更盛大。
在哪设伏,各部如何调配,诸如此类的问题接连提出。
直至夜幕降临,才制定出初步方案。
接下来数日,全军忙着假装撤退,将退兵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直到某晚悄然潜入黑山岭。
此时,士兵们才知道所谓的撤军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埋伏。
许多低级纷纷向长官打听究竟,渐渐地,那天会议的内容流传开来。
燕王亲卫队一名实职百户主动进言。
不少百户、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