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根本不可行。

    大明是农业大国,粮食才是根基所在,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粮食供应紧张的时代,粮食的价值远超金钱。

    再说,明朝初期虽然倡导休养生息,但由于连年战事不断,边疆军队大规模开垦荒地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足以说明国内需求尚且无法满足,更别提拿粮食去做对外贸易了。

    更何况,许多土地掌握在众多士绅手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变故导致粮价崩溃,即便有钱也无法买到粮食,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绝非任何执政者所能承受。

    只有官仓充实,货币才有意义;只有五谷丰登,国家才能称得上富裕。

    所以,这些不切实际的提议万万不能采纳,除非将来能扩大大明的基本盘,否则现阶段只能按照现有状况寻找解决之道。

    正在沉思之际,李武忽然想起朵颜三卫,顿时眼睛亮了起来,随后说道:“既然殿下垂询,那卑职就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

    朱棣再次点头示意。

    李武续道:“眼下全宁卫周边并无部落,可将阿扎失里部的俘虏收编,在全宁卫附近重建泰宁卫。

    朵颜与福余二卫对白城牧场垂涎已久,便让他们南迁,将该地牧场所归己有。

    这样一来,三卫聚集于此,必生内斗。

    况且大宁、辽东及咱们北平均驻有重兵,严阵以待,绝不会让三卫壮大,独占此地。

    同时,为了这片土地,他们不得不替咱们抵御更北方的部落。”

    李武稍作停顿:“至于更长远的策略,殿下无需忧心,相信朝中诸位定有妙策,逐步将三卫同化。”

    随着李武话语落下,朱棣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朱棣眼中光芒渐盛,显见李武之言给了他不少启发。

    朱棣含笑说道:“召你前来,果然未错。”

    “殿下过誉了。”

    “好了,不必拘礼,还有何事?若无,便可退下,让我思忖如何落笔。”

    朱棣摆手示意离开。

    李武心中无奈,朱棣用人时靠前,不用时则甩到一边。

    不过谁让对方是主子呢?李武也只得作罢,转身向外行去。

    刚迈出几步,朱棣却又唤住了他。

    “且慢。”

    李武转身回望,朱棣略一思索,再次开口:“可知蒙驹?”

    李武一怔,随即问道:“殿下所指,可是府军中卫的镇抚蒙驹?”

    他记得中卫的镇抚正是蒙驹,某次朱能偷懒跑出来喝酒时,就被蒙驹抓回去了,即便朱能报出自己父亲的名字,蒙驹也不买账,那副冷脸的模样,连六亲都不认,当时把李武吓得够呛,毕竟他也曾因公务外出饮酒被抓,知道被抓回去关上半天毫无辩驳之力。

    镇抚掌管刑狱纪律,平日少有人愿与其结交。

    “你与他熟识?”

    李武顿时紧张起来。

    “殿下,这话万不可胡乱讲,您最清楚我为人一向老实巴交,兢兢业业,怎会与蒙镇抚有何交情。”

    朱棣不悦地瞪了李武一眼。

    “既无交情,那就去套套近乎。”

    “殿下,我近来并未犯过错,再说就算有过失,右卫也有镇抚,为何要找蒙镇抚。”

    “过来。”

    朱棣无奈地向李武招了招手,低声道:"既然你知道内情,我也就不隐瞒了。

    赵金虎虽供出了蒙驹,但熬不住刑讯,在当日便去世了。

    眼下无确凿证据,我不愿打草惊蛇,你去探探情况吧。”

    李武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应允。

    朱棣又问:"明白该怎么做吗?"

    "明白。”

    "去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简介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目录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