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漂流瓶里的旧时光》
作者:骏逸
夏天的序幕刚一拉开,炽热的浪潮便不由分说地奔涌而来,将洞庭湖西滨的汉江县城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县城里,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汽车的喇叭声、摩托的轰鸣声、商贩的吆喝声,还有行人的谈笑声,相互交织、碰撞,奏响了一曲喧嚣又杂乱的市井交响曲。
街边的樟树,像是被这热浪抽去了精气神,原本翠绿舒展的枝条此刻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樟树枝头,知了正扯着嗓子,一刻不停地嘶鸣,那尖锐又单调的声音,好似一把把锐利的小刀,直直地刺进人们的耳膜,搅得人心烦意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恼人的蝉鸣裹挟着,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焦躁与不安。
退休不久的方逸飞,正百无聊赖地窝在自家略显陈旧的沙发里,身旁的茶几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旧相册。相册的纸张已经泛黄,边缘也微微卷起,像是岁月留下的吻痕。
方逸飞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相册的页面,每翻过一页,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裹挟着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照片里,年轻的他和战友们身着整齐的军装,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那时候的他们,青春正好,意气风发,以为未来的日子会像眼前的阳光一样,明亮而又漫长。
就在方逸飞沉浸在往昔回忆中的时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屋内原本的静谧。那铃声尖锐而突兀,仿佛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平静的时空。方逸飞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放下手中的相册,伸手拿起手机。电话是南京军校同学打来的。电话的那端,传来谢志刚同学带着浓重鼻音、无比沉重的声音:逸飞,黄海帆走了,一周前,脑瘤血管爆裂,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力抢救,还是没能留住他……
刹那间,方逸飞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整个人猛地僵住,握着电话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手机险些从指尖滑落。他呆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唯有一个念头在脑海中不断回响、撞击,震得他的心脏都隐隐作痛:黄海帆,黄海帆……真的就这样走了怎么可能,怎么会……
十天前,黄海帆那充满活力与期待的声音还在耳边清晰响起。电话里,他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即将前往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参加全军院校图书信息科技工作论坛会的消息。作为全军军事院校图书管理协作中心常务副主任,他对自己潜心研究多年的论文《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图书馆智能推荐系统构建与优化》满怀信心,言语间满是对学术交流的热切渴望。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研究的初衷、过程中的艰辛与突破,以及对未来军事院校图书管理智能化发展的展望,那兴奋的语气,仿佛已经站在了论坛的讲台上,接受着众人的掌声与赞誉。不仅如此,他还满心欢喜地计划着,等会议一结束,就立刻抽时间来常德看望阔别已久的老同学。他甚至连见面时要聊的话题、要去的地方都想好了,言语间的那份期待与热情,让方逸飞也跟着满心欢喜,满心期待着这场久别重逢。
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方逸飞眼眶一热,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簌簌滑落,滴在身前的相册上,洇湿了照片里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容。那些与黄海帆共度的青春岁月,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将他彻底淹没。
他们曾在同一间狭小却温暖的寝室里,一起度过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昏黄的灯光下,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为了攻克一道难题,或是背熟一篇晦涩的理论,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可最后又会因为一个搞怪的笑脸,相视大笑,前嫌尽释。
同一张略显斑驳的课桌前,留下过他们专注学习、热烈讨论的身影,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勾勾画画的重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