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假的
第二天,傅承砚没有等到苏晚柠的早餐。
他下楼时,只看到餐桌上放着一份文件——是她提前准备好的工作日程,旁边还有一份签好字的辞职信。
傅承砚拿起那封信,纸张冰冷。
他第一次感到如此强烈的挫败和……恐慌。
他不能让她走。
傅承砚动用了他惯常的方式。
送昂贵的礼物,被她原封不动地退回,附带一张便签:傅总,按协议,我的工作已完成。这些物品超出范畴。
包下高级餐厅,想和她好好谈谈,她却以私人时间,不便打扰为由拒绝。
他甚至动用权限,想冻结她的账户,逼她现身,却发现她的账户信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根本无从下手。
这个女人,像水一样,抓不住,握不紧。
她不再是那个会打喷嚏、会走神的替身,而是一个冷静、独立、甚至有些疏离的个体。
傅承砚越是强势,她就越是后退,始终保持着礼貌却坚定的距离。
一次偶然,傅承砚在她之前住过的公寓(协议期间的住所)发现了几本被遗漏的书。
全是关于心理学的,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认知行为疗法,书页边缘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
他这才想起,她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他的情绪波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原来并非偶然。
她对人心,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
这种发现让他不安。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一次关于傅氏集团早期历史的讨论中,苏晚柠无意间提及了一个只有家族核心成员才知道的、关于他祖父辈的细节。
她说完立刻意识到失言,迅速转移了话题。
但傅承砚捕捉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难以名状的情绪,那不是好奇,更像是一种……审视,甚至带着点冷意。
这种了解,绝不是一个普通助理该有的。
特别是,当话题偶尔涉及到林家时,他能感觉到她细微的僵硬和抗拒。
傅承砚的心沉了下去。
他让特助去查苏晚柠的背景。
结果却让人更加困惑。
她的身份信息简单明了,履历清晰,但深究下去,却发现处处是断点。
她大学毕业后的几年经历几乎是空白,推荐人的联系方式是空号,曾经就职的公司查无此地。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她的过去,被人刻意抹去或伪造过。
苏晚柠,你到底是谁
傅承砚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第一次感到迷雾重重。
5
真相初露
特助将一份薄薄的报告放在傅承砚桌上,面色凝重。
傅总,苏小姐大学毕业后的几年,记录几乎被人为清空了。
能查到的零星信息,都指向一个多年前被叫停的心理研究项目。
傅承砚拿起报告,指尖划过那几个模糊的项目名称。
这个项目……似乎和我们家早年资助的一个基金会有牵扯,林家好像也参与过。
特助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
报告里夹着一张残缺的参与者名单,其中一个编号旁边的注记时间,与苏晚柠经历空白期吻合。
傅承砚盯着那编号,仿佛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挣扎。
一种陌生的、近乎刺痛的情绪悄然蔓延。
他想起苏晚柠书架上那些心理学专著,想起她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洞察力。
难道她的专业,是用这种方式学习的
几天后,傅承砚在苏晚柠曾经用过的办公室角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