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远古时期,天地间,盘古开天劈地,混沌初开的气息尚未散尽,中原大地却已被汹涌的洪水泛滥成灾。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与断木,如同挣脱缰绳的烈马,嘶吼着冲破河岸的束缚。原本阡陌纵横的良田化作一片汪洋,金黄的麦浪被肆虐的浊流无情吞噬。炊烟袅袅的村庄转瞬沉入水底,唯有屋顶的茅草在浪尖时隐时现。

    老人们拄着拐杖,望着被洪水吞没的故土老泪纵横。孩童们蜷缩在父母怀中,因饥饿与恐惧发出微弱的啼哭。

    幸存的百姓被迫逃往地势高耸的山坡,用枯枝与茅草搭建起摇摇欲坠的窝棚。

    这些临时栖身之所,在狂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随时会被连根拔起。每当夜幕降临,洪水的咆哮声便如鬼魅般萦绕在耳畔,百姓们蜷缩在潮湿的草堆上,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他们将粗糙的陶碗高高举起,向着苍茫的夜空虔诚祈祷,祈求上天能降下一位英雄,驱散这无尽的黑暗与苦难。

    舜帝站在都城的高台之上,望着远处被洪水淹没的天际线,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他的衣袍被寒风掀起,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坚定。为了寻找能治水的贤才,舜帝派遣使者踏遍四方,深入民间寻访。无论是繁华的部落集市,还是偏远的山野村落,都留下了使者们的足迹。他们询问每一位智者,倾听每一个建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治水的人才。

    经过漫长而细致的考察,禹的名字终于传入舜帝耳中。禹出身治水世家,他的父亲鲧曾因治水无功而获罪,但禹并未因此退缩。舜帝召见禹时,看到的是一个眼神坚毅、身形魁梧的男子。禹向舜帝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治水的见解,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洪水规律的深刻理解,又饱含着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舜帝被禹的智慧与担当所打动,当即将治水的重任托付给他。

    禹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接过任命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沉重的使命感。

    回到家中,他看着新婚妻子涂山氏温柔的面容,心中满是愧疚。

    涂山氏一眼看出了丈夫的为难,她轻轻握住禹的手,坚定地说……

    你放心去吧,家中一切有我。百姓们还在受苦,治水之事刻不容缓。

    禹紧紧拥抱着漂亮而又贤惠的妻子,眼中闪烁下定决心、排除治水万难的光芒。第二天清晨,禹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子,带着随行的治水众人,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禹此行召集了伯益、后稷等一众能臣,他们各自怀着不同的本领,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制服洪水。

    伯益擅长辨识草木鸟兽,对各地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后稷精通农耕,懂得如何利用土地的特性……

    禹与他们一同深入洪水肆虐的区域,手中的测量工具虽然简陋,却是他们探索地形的重要帮手。

    路途上,他们翻越高耸入云的山峰,山间的荆棘划破了他们的衣衫,碎石硌伤了他们的脚掌,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在穿越湍急的河流时,汹涌的河水一次次将他们冲倒,他们却一次次爬起来,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

    每到一处,禹都仔细观察山川的走势,研究水流的方向。他蹲下身子,用手触摸河岸的泥土,感受土壤的松软程度;他爬上山顶,眺望远方,绘制详细的地形图。

    饿了,他们就啃一口随身携带的干粮,那干粮早已被雨水泡得发馊。渴了,就捧起浑浊的河水,不顾水中的泥沙一饮而尽。困了,便在潮湿阴暗的山洞里稍作休息,山洞里的蚊虫叮咬着他们,却也无法阻挡他们疲惫的睡意。

    就这样,禹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他的汗水浸透了每一寸被洪水侵袭的土地。

    经过长时间的勘察,禹终于找到了洪水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

    河道被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禹王战蛟龙简介 >禹王战蛟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