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她好香
    她也是好人家出身的姑娘,家里虽说不怎么富裕,却也算受着宠爱长大的。

    嫁来宋家这两年,张氏稍有气不顺的时候,就拿她开刀。

    前一年怪她肚子不争气,眼下生了个大胖儿子,又开始骂她懒!

    无论她怎么做,婆婆都不满意!

    可转念又想起回娘家时,娘劝的话。

    她家婆婆就是个嘴硬心软的性子,自己若是把她的话刀子往自个儿心上插,才是真傻。

    谁家媳妇儿不受婆婆的折腾?

    反抗?

    那就犯了七出里的“不孝顺老人”的罪过,是要下堂的!

    唉……谁不是这样熬着?

    想着想着,苏氏长叹一口气,那点怨气才被压下去。

    她踮着脚,把绣棚和针线笸箩放到柜子顶上。

    看了眼摇篮里睡得正香的儿子,把被子往里掖了掖:“等你长大了,定要娶个听话的好媳妇回来,也让娘逞一逞做婆婆的威风!”

    苏氏性子老实,就是心思重,有事儿爱憋在心里。

    张氏一拳打到棉花上,哑了火,嘟嘟囔囔地取了扫把、抹布去收拾小屋。

    小屋东西不多,洒扫起来也容易。不多时就收拾得好了。

    想着春日早晚温差大,张氏又从自己屋里抱来两床厚被铺好,才回到西屋:

    “心莲,你可还起得来身?”张氏对这个买来冲喜的二媳妇,感情很复杂。

    “好多了。”余心莲麻利地蹬上布鞋。

    张氏也没废话:“中饭做好了,跟我出来认认人。”

    余心莲紧了两步,跟上张氏。

    余家院子很大,除了灶屋和柴房,围着盖了六间正屋。

    东侧那两间泥瓦房瞧着新,许是近两三年才起的。

    院墙西角还垒了个鸡窝。

    张氏带着余心莲进了正中的堂屋。

    四四方方的饭桌上已摆上了饭菜。

    农家看天吃饭。三月,乍暖还寒,地里才播下种。能吃的东西,也就少得可怜。

    只有能越冬的蔬菜,比如白菜和萝卜,还有就是去岁秋天收的红薯。红薯不怕坏,又一直搁在阴凉的地窖里,耐放得很。

    一大盆炖白菜摆在桌子的正中,还冒着热气。竹笸箩里摊着十几张烙饼,挨着放了一盘拌萝卜丝和一碟腌咸菜。

    苏氏一碗一碗地从灶屋把红薯粥端来,瞧见余心莲,好奇地上下打量:“娘,这就是弟妹?”

    “嗯,闺名叫心莲。给她也盛小米粥。另一碗给二郎。”张氏利落地交代。

    “哎!”苏氏答应得爽快,心里却难受得紧。

    大娃才两个多月,吃奶吃得凶。

    一锅稠糊糊的小米粥,也就能盛出来两碗粥、一碗米油。

    她本以为自己也能分到一碗小米粥的。

    “你坐这儿。”张氏指了个右侧靠边的位置。

    “好!”余心莲顺手拿起桌上的筷子,挨着碗分好。

    张氏眉头一挑:嗯,是个眼里有活儿的。

    小姑娘脸蛋儿水嫩,一双手却粗糙红肿,裂了不少口子,显然是冬天洗衣服冻坏的。

    院门被推开,宋安御光着黝黑的脊背,扛着锄头回来了。

    “玉玲,中饭可做好了?”

    靠墙放下锄头,接着从缸里舀了瓢水,就着洗了脸和脖颈。

    张氏抬眼望去:“正等你回来吃饭呢!换下来的脏衣裳丢到盆里,我下午给你洗了。”

    “大郎上午咋没去挖水渠?里正方才问我了。”宋安御从堂屋旁再出来时,已经换了一身灰色短打。

    张氏不言语,看了眼坐在一旁的余心莲。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书娇娇女,清冷状元郎情难自抑简介 >穿书娇娇女,清冷状元郎情难自抑目录 > 第4章 她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