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标,结果……她的声音被风雪吞掉,周明辉看见她手套上沾着的腐殖土,和老吴鞋底的一模一样。

    回到场部办公室,周明辉翻出1963年的《林场物资调配记录》,陈月华的名字在返城指标申请人栏反复出现,批准意见栏却盖着王德福的私章,写着阶级立场不坚定,不予通过。更惊人的是,同期的《粮食消耗表》显示,仓库库存粮食突然减少500斤,备注栏写着虫害损耗,可那年冬天,北大荒的气温根本不可能生虫。

    凌晨三点,医务室的灯还亮着,周明辉透过结霜的玻璃,看见产红梅正在焚烧什么,火光映着她脸上的泪。他推开门,看见火盆里飘着张诊疗记录,患者姓名栏写着陈月华,诊断结果外伤性流产,手术日期1963年1月14日,主刀医生签名:吴德贵——正是死者老吴。

    她当时疼得满地打滚,产红梅的声音像冻僵的铁丝,老吴说孩子父亲成分不好,场长让他动手。陈月华抓着我的手,说她哥在伐木场,让我把返城申请表藏在老槐树洞……她突然指向窗外的老槐树,树洞里露出半截红色布条,和老吴笔记本上的老槐树洞完全吻合。

    周明辉冲出去时,风雪突然变大,老槐树的枝桠在探照灯下投出诡异的影子。他摸进树洞,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本血迹斑斑的日记,第一页写着:1963年1月12日,赵铁柱说伐木场的贮木堆里藏着发霉的玉米,王场长要烧了灭口……字迹在烧了二字上晕开,像滴进雪地里的血。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1962年的伐木场,陈月华靠在赵铁柱肩上,两人戴着同款棉手闷子,身后堆着的贮木上,清晰地印着1963的编号。周明辉注意到,赵铁柱的左腕缠着纱布,和老吴脚踝的旧伤位置相同,而照片背景里的贮木场,正是十年后老吴死亡的地方。

    医务室的方向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周明辉跑回去时,看见产红梅趴在药柜上,白大褂口袋里掉出个小瓶,标签写着黄体酮,生产日期1972年12月——孕妇常用的保胎药,而产红梅的档案里,写着未婚,无子女。

    窗外的马爬犁铃铛声由远及近,周明辉看见赵铁柱赶着爬犁驶向贮木场,爬犁上放着个樟木箱,箱角露出半截《知青返城申请表》,申请人栏写着陈月芳,有效期1973年1月15日——和陈月华的申请表同一天。他突然想起,产红梅的全名,正是陈月芳。

    第二章:医务室血字(1973年2月5日)

    北大荒的小年飘着细雪,知青点的土灶上炖着酸菜白肉锅,香气混着硫磺味从医务室的烟囱冒出来。产红梅握着搪瓷缸的手在发抖,缸底的麦乳精还没化开,窗外的老槐树就传来乌鸦的叫声,像在啄食十年前的旧伤疤。

    产医生,该给张大爷换药了。知青小李的敲门声惊醒了发呆的产红梅。她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的黄体酮药瓶,瓶身还带着体温,那是她今早刚从县城卫生院偷拿的——和1963年陈月华用过的药瓶一模一样。

    医务室的门在午夜被推开时,产红梅正对着煤油灯抄写《知青医疗手册》,笔尖在外伤性流产章节划出深深的痕。她没抬头,以为是赵铁柱又来送松针茶,直到颈后传来熟悉的鹿茸片气味——那是1963年冬天,老吴给陈月华做手术时,身上带着的味道。

    你来了。产红梅放下钢笔,看着阴影里的人影举起煤油灯,七片鹿茸片在玻璃罩下泛着冷光,十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她摸向抽屉里的匕首,却发现手被冻在桌面上,低头时才看见,七片鹿茸片摆成圆形,中间是用血写的7,而她的右手,正按在7的中心。

    周公安!产医生死了!知青点的惊叫在凌晨两点划破雪原。周明辉撞开医务室的门,看见产红梅趴在诊疗台上,右手食指浸在血泊中,面前的7字血痕边缘有些模糊,像在写完后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73北大荒雪尸案》简介 >《1973北大荒雪尸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