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抬头时,周明辉看见他右眼角的泪痣在雪光中泛着红,和陈月华档案照片的位置分毫不差。

    回到医务室,周明辉在产红梅的诊疗记录里发现了新线索,1972年12月25日,04号患者李建国来开鹿茸片,备注栏写着仓库老鼠比人多,玉米发霉没人管——正是1963年事件的参与者。更关键的是,记录最后一页贴着张字条,用陈月华的字迹写着:月生哥,月芳不是亲妹妹,但她比亲妹妹还亲,别让她涉险。

    窗外的暴风雪不知何时停了,周明辉望着老槐树,树洞里的红色布条已被风雪扯掉,露出里面的半截银镯——和陈月华遗物清单里的一模一样。他突然想起赵铁柱说的月华没死于火灾,或许,这个被宣告死亡十年的女孩,此刻正躲在某个贮木堆后,看着哥哥用十年时间,为她和未出生的孩子复仇。

    第五章:血色返城(1973年5月1日)

    北大荒的劳动节被返城列车的汽笛声震得发烫,林场主干道飘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褪色横幅,与新挂的热烈欢送返城知青锦旗缠成死结。周明辉的棉大衣口袋里装着陈月华的B超单,纸角被体温焐出褶皱,像道永远熨不平的伤疤。

    周公安,粮库发现李会计了!通讯员的喊声惊飞了电线上的寒鸦。周明辉心急如焚地奔向粮库,心中充满了不安。当他赶到时,看到

    04

    号目标李建国跪在堆积如山的玉米堆前,那玉米散发着刺鼻的霉味。李建国的姿势有些僵硬,双手被粮票绳轻轻捆缚着,显得毫无反抗之力。他的面前整齐地摆放着七片鹿茸片,其中

    04

    号片上刻着的‘500

    斤’字样,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

    1963

    年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那代表着调入垦区小学的霉变玉米数量,也象征着一段被掩盖的罪恶。

    死亡时间在昨夜十点,张医生用镊子夹起死者指间的粮票,粮票编号连号,来自1963年的‘支援物资’,和产医生暗格的调拨单完全一致。他指着死者胸前的木牌,047的编号旁画着座倒塌的校舍,凶手在控诉当年的粮食杀人。

    周明辉蹲下身,看见李建国紧攥的账本里掉出张名单,1972年垦区小学集体中毒事件的三十七名学生,名字旁用红笔打了叉——和1963年火灾的七道划痕一模一样。账本最后一页贴着张合影,1963年1月15日的仓库前,李建国、王德福、老吴站在焚烧的粮堆旁,每人手中提着盏煤油灯,编号03、04、05在火光中扭曲成鬼脸。

    贮木场的工具棚在正午被暴风雪包围,周明辉看着赵铁柱往樟木箱里塞煤油灯和鹿茸片,棉帽下露出的左腕疤痕在阴影里泛着青。1963年1月15日,赵铁柱突然开口,声音像冻硬的铁丝,月华被推进焚烧坑时,我听见她喊‘月生哥,孩子在动’。他摸出个锈迹斑斑的煤油灯,编号07,这是王德福给我的,让我烧了妹妹的返城申请表。

    话没说完,工具棚的门被狂风撞开,陈月华的蓝布衫衣角在风雪中一闪而过。周明辉追出去时,看见老槐树洞前跪着个身影,破旧的棉袄下露出半截银镯,正是陈月华的遗物。月华他的声音在风雪中发颤,那人转身时,左眼角的泪痣在探照灯下格外刺眼——却是陈月生(赵铁柱)的孪生特征。

    周公安,陈月生的声音突然低沉,这十年,我白天是赵铁柱,晚上是陈月生。他掀开棉袄,胸前纹着朵烧焦的梅花,花蕊处刻着1963-1973,月华没熬过堕胎手术,临终前让我把孩子埋在老槐树洞,可挖开时才发现,坑里全是霉变的玉米。

    知青点的广播突然响起,返城列车将于下午三点进站的通知混着杂音。周明辉看见陈月生望向贮木场的眼神,那里停着辆马拉爬犁,爬犁上摆着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73北大荒雪尸案》简介 >《1973北大荒雪尸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