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到底是别人的家事,赵巧钰不好打听更不好干涉,等买完东西她觉得时间还早,就想着回赵家一趟,也不知自己离开这些时日,爹娘是否安好。
赵巧钰来到街口的糕点铺买了两份果子,将其中一份交予梁淞越,叮嘱道:“你先回去,我去趟娘家看看父母,若玥儿哭闹就拿着糕点哄,天黑之前我就回了。
”“您孤身一人,实在不安全。
”梁淞越神情严肃,她娘家兄嫂都是蛇蝎心肠,若仍心存怨念伺机报复,这恐怕去了就是掉进了龙潭虎穴,“我陪着您去,等到了赵家就只在院门口守着,若真遇不测,也有个生还的机会。
”“那这东西怎么办?”赵巧钰看着二人手中的大包小包,他们今日出来纯采购,总不能提着这些去赵家,还有若到了傍晚,那钱二郎来店里送桌凳怎么办,总要有个接应的。
梁淞越算下时间,若是再来回折返一趟压根不够用,遂好言劝道:“这几日店里修缮也做不成生意,不如明日早上再去,到时多备些礼品,以防让街坊邻居笑话。
”赵巧钰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只提着糕点去实在小气,浅浅一笑,说:“那就听你的。
”在古代出行是极其不便的,赵巧钰初来乍到不认路,又雇不起驴车和轿夫,就全靠嘴和脑子死记硬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上,硌得人脚底板生疼。
赵巧钰觉得若是穿越可以带手机,那她一定是某信运动第一名,还是断层第一的那种。
看着天边逐渐西斜的太阳,忽然有些惆怅,日落与日出象征着岁月更迭,她在千百年前的古代顶着别人的身体生活,而在千百年后的现代,是否有人代替她照顾自己的父母。
火红的残阳照在她与梁淞越的身上,地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赵巧钰感慨般地叹了口气,语气关心地问:“接下来想怎么办?我虽能留你在店里,但总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
”梁淞越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道路,沉默良久后轻声开口:“您又要赶我走吗?”“没有。
”赵巧钰颇为无语地摇头,这男人的心思怎么这么敏感,自己不过就提一句建议,瞧把他给委屈的,“我只是觉得你值得更好的出路,毕竟人志在四方,若图安稳长期留在我这儿,顶多升任到大堂管事。
”“人各有志,有人想做官报效朝廷,有人想参军征战沙场,有人想经商盆满钵满,而有的人只想平平淡淡的过完这短暂的一生。
”赵巧钰静了一会儿,扭过头去看他,犹豫再三后开口问道:“所以,你是这例外里的人?”“倒也不必用‘例外’形容,我只是觉得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很好。
”梁淞越勾起唇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他声音轻缓柔和,与之硬汉般的外表实在不匹配。
赵巧钰画风一转,毫不客气地说:“把你丢桥洞底下喝两天西北风就不矫情了。
”梁淞越轻声笑笑,不再说话了。
两人前脚到家,后脚钱二郎就来送货了,那两架单乘驴车上满满当当的桌凳,赵巧钰点过数开始安排人往下卸。
“这是余下的钱,您数一下。
”赵巧钰把装有尾款的布袋子递给那钱二郎,她开店收的都是零散的铜板,后来为了省事专门去当铺兑的碎银。
钱二郎撑开布袋子看了一眼,从后腰抽出算银子的小称来,等幺过秤对上账,这才往怀里揣。
这时三木贪多,两条胳膊上横了好几张长凳,一个不慎摔倒在地上,旁边的毛驴被这声音惊到抬起蹄子就要挣脱,梁淞越反应迅速,连忙上前扯紧缰绳。
“三木!”赵巧钰惊呼一声,快步走上前将横在他身上的长凳搬到旁边,“摔到哪儿了?”三木翻身站起来,拍干净身上的泥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