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往返城乡的路途实在遥远,赵巧钰就花钱租了辆最低档的驴车,前头一只老掉牙的毛驴,后头一架连遮阳棚都没有的板车,虽然慢,但胜在超高性价比。
看着身边悠哉悠哉赶着驴子往前跑的哥俩儿,赵巧钰低头扶额,她叹口气,这怎么有种带着傻孩子出门郊游的感觉,“你俩别给我弄沟里去。
”“不会的,您放心。
”三木挥着鞭子,笑得正起劲儿,他虽没赶过驴车,但赶过马车,这两样应该大差不差。
路上的风景变了又变,从红砖绿瓦到树影婆娑,空气也渐渐新鲜起来,头顶的知了和小鸟不停地叫着,像是有些不欢迎这三个不速之客。
村落分散,为节省时间,他们去了最近的那个,驴车刚行到村口就见有人在菜园里忙活,现下是傍晚,被太阳晒了一整天的蔬果正在咕咕地喝水,低垂的菜叶慢慢昂起头,绿油油的一片。
赵巧钰从驴车上蹦下来,一路小跑着来到那户人家的篱笆墙外,语气诚恳地问:“大伯,你家这菜往外卖吗?”菜伯愣了一下,好奇地上下打量眼前人,这菜是他和老伴种来自家吃的,偶尔给在城里的儿子一家送去些,往外卖倒真没想过,他问:“你们是做什么的?看着不像我们庄子上的人。
”“我是城里开餐馆的,想收些瓜果蔬菜回去。
”赵巧钰见事情有戏,直接抛出最后武器,“这价格就按集市上的来,不会少您一个铜板,您要是有意愿,我今天就收货付钱。
”菜伯有些犹豫,抬起胳膊招了招,“你们先等一下,我得先跟孩他娘商量商量。
”赵巧钰点点头,笑着说:“好,那我们就先等着。
”等菜伯进屋后,赵巧钰闲来无事开始打量这四方小院,两间茅草屋,一棵桂花树,七八只鸡鸭,溪水潺潺,安谧宁静,怪不得那些诗人都喜欢归隐山林。
屋里,老两口对视半晌,菜伯有些犹豫不决,他同妻子说:“咱们种的不多,这要是卖出去就不够给儿子们送的了。
”“哎呦。
”大娘搡他一把,“我原先就让你不要去送,你非热脸贴冷人家的屁股,哪次不是咱们前脚送到他们门上,后脚就被连着菜篮子一起丢出来,我早说了人家不稀罕这些。
”菜伯叹口气,无奈地说:“不怨孩子,怨我这个当爹的没给他们帮上忙。
”大娘不停地翻着白眼,自家老头平生只一个优点,那就是心善,别的只能用窝囊来形容,要按她的话说,就权当没生过那三个白眼狼儿子,她撇着嘴说:“卖掉正好,反正咱们也吃不完,省得烂在地里,这年头,钱最香。
”“那卖多少啊?”菜伯是第一次碰见这事,心里没主意,“不能都卖完,咱还要留些自己吃。
”大娘对着铜镜理了下头发,笑着说:“只要长熟的就都卖,又不只长这一茬,往后多的是。
”二人商量定了从屋子里出去,见几人还在院子外等着,连忙招呼他们进来,又是搬凳子又是倒水的折腾了一番,赵巧钰看着那妇人,她虽有几缕泛白的发丝,却依旧不失一个“俏”字。
“娘子怎么称呼?”“我姓赵。
”赵巧钰微微一笑。
“这二位呢?”“他们是我店里的帮工。
”点到即止。
大娘侧着半边身子,语气爽快地说:“我听我家那口子说了,这事儿我是赞成的,反正就菜园子里的这些,您要看得上咱们再往下谈。
”“我刚看了,都是可以的,只是品相上稍差一些,那在这价格上就要……”赵巧钰把话就说到这里,她观察着妇人脸上的表情,并无太大变化。
“都是种来自己吃的,您给个价,别亏了人力就成。
”赵巧钰听到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