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己送上门了
姓那会可机灵了,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办法绕开。朝廷要是逼得紧,他们肯定得想办法把船藏起来。仔细找找,应该能在他们那里找到几艘稍大的船。
朱雄英觉得,要是真熟悉这一带的情况,一定能挖出来这些船。可惜常茂是个外来的,对江边的事不太熟。而且当时他也搜寻得范围不大,一时半会也顾不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按道理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过江去文州府,可中央军又没船。不分散兵力去找,根本没法过江。朱雄英心里很纠结:要么在这耗着,要么绕远路从襄阳过江,但这都不太合理。与其这么折腾,不如直奔健康城算了。
就在朱雄英犹豫的时候,附近的县官们来了,给局势带来转机。这些县官和乡绅对自己县里的事了如指掌,谁家有钱,谁家有粮,他们都门儿清。说不定那些大船就在这些官员手里。
常茂也意识到问题解决了,但他还是有点尴尬。
他其实也很紧张,就因为他一个小小的失误,差点让整个大军没法过江。
朱雄英只是笑了一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听见这话,常茂愣住了,然后才明白过来:"你是说那些乡绅?"
"难道他们真能找到船?"
朱雄英点点头,认真地说:"民间肯定有大船存在,关键看你能不能拿到手!"
常茂点头。
"我之前也这么想,可派人去民间找时,费了好大力气也没找到。"
"天下这么大,瞎找就像海底捞针,根本不可能找到!"
"而且宋国和蒙古都花了不少心思找,最后都没找到船。我们现在对这又不熟,更别提指望了。"
朱雄英笑了笑:"乱找肯定不行。但如果知道船在哪里呢?"
他神秘地一笑:"造大船得花很多钱,普通渔民做不出来。这些中大型船肯定在本地乡绅手里。通常是当地最有权势的人才能藏好,不让宋廷和蒙古军发现。"
"现在他们自己送上门了,船不就到手了吗?"
听朱雄英说完,常茂眼睛发亮,对他更加佩服了。
真是妙计!
他也好奇去看看这些乡绅到底有没有船。
不过常茂心里还是有个疑问:"我们怎么能让乡绅拿出船呢?"
朱雄英伸出四根手指,说了两个字:"威胁!"
看到常茂还是一脸疑惑,朱雄英接着解释:
"这些县城本是归宋的,宋国也讲究士大夫治理国家的传统。"
"这些乡绅在宋国过得很好。"
"可惜宋廷虽然有钱,但完全不会打仗。襄阳陷落后几乎没抵抗就把地盘给了蒙古人。"
"可蒙古人对这些乡绅可不客气了。"
历史记载里,那些汉人官吏在蒙古统治下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忽闻我们大军来临,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巴不得我们去剿灭附近残留的蒙古军队,好让他们重新归附大宋。
常茂皱眉问道:“皇上是说,这些乡绅其实很希望能回归大宋吗?”
朱雄英笑着回答:“没错,既然我们的势力这么强大,他们当然也会来讨好我们。起初他们不愿交出船只给朝廷,是因为觉得大宋没胜算。但现在机会来了,肯定会有很多乡绅愿意献上船只。”
他又补充道:“这些人本就是墙头草,谁强就靠向谁。或许其中还会有几个真心爱国的,愿意全力支持我们。”
听完这话,常茂恍然大悟。今日来的乡绅确实不少,若每人能提供一条大船,那数量就很可观了。他还听说,更多乡绅正往这边赶来。如果一切顺利,渡江的船只短缺问题也许能解决一点。
不过,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