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一回 小暑·温风至而蟋蟀居
每一个脚印都对应着人体的脾经穴位,仿佛在诉说着暑湿之邪由表入里的路径。

    三、暑气仙踪·湿热妙演

    暑灵蝶停在暑气台的石拱门上,门额"暑气台"三字被湿气浸润,笔画间凝结着水珠,仿佛刚从水中捞出,"暑"字的日旁积水成潭,"气"字的米旁泛着霉斑,尽显暑湿之象。门内是一座圆形高台,台基用整块滑石雕刻而成,台面铺满新鲜的菖蒲叶,叶片上的露水与台基的滑石相互映衬,形成"天然六一散"的意象。中央立着一座"暑湿交蒸鼎",鼎中盛满浑浊的汤水,水面漂浮着木蝴蝶与滑石粉,汤水表面凝结着一层油状物质,正是"暑湿交蒸"的病理模型。

    鼎旁站着一位身着红黄相间云锦衣裳的仙童,头戴荷叶冠,冠上插着三支菖蒲,象征"端午辟秽"的习俗;腰系水波纹玉带,带上串着滑石、佩兰、藿香、青蒿等清暑化湿之药,每一味药材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相互交融成复杂的气味图谱;手中握着一支"暑气杖",杖头雕刻着神农氏尝百草遇暑湿的图案,神农氏左手持滑石,右手握木蝴蝶,脚下踩着湿热交蒸的土地,寓意着人类与暑湿斗争的悠久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简介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目录 > 第十一回 小暑·温风至而蟋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