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密密麻麻的、针尖般的牙齿...
周雨晴惊醒时,发现自己的双手正以一种奇怪的角度扭曲着,像是要模仿她梦中看到的林森尸体的姿势。她用尽全力才让手指恢复正常,关节发出可怕的咔咔声。
她跌跌撞撞地冲向浴室,打开灯,发现镜子上又出现了新的字迹:
第三天
这次是用她梳妆台上的面霜写的,字迹下方,有几道明显的抓痕,像是某种尖锐的物体在镜面上划过...
第四章:广播大厦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周雨晴已经醒了。她盯着天花板,试图理清思绪。镜子上第三天的字样已经被她擦掉,但那些诡异的抓痕却留了下来,无论怎么用力都抹不去。
客厅里传来陈默打电话的声音:对,我们想参观一下老广播室...是的,做一期关于本地广播历史的专题...
周雨晴起床洗漱,刻意避开镜子。她的手指关节仍然隐隐作痛,昨晚强行掰直时的咔咔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节处泛着不自然的青紫色,像是淤血。
广播大厦那边同意了,陈默走进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说是正好今天没有节目录制,可以带我们参观一下老录音室。
周雨晴接过咖啡,温热杯身传来的温度让她稍微安心了些:你觉得我们能找到什么
不知道,陈默抿了一口咖啡,但既然录音带和林森的节目有关,那里应该是起点。
出门前,周雨晴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盒黑色录音带装进了包里。它现在似乎成了某种连接点,带着它或许能触发更多线索。
广播大厦是一栋灰白色的方形建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墙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正门上方城市广播电台几个大字已经褪色,显得萧条落寞。
大部分节目都搬到新大楼了,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解释道,这里现在只保留了几个老录音室,偶尔用来录制特别节目。
他带着两人穿过昏暗的走廊,两侧墙上挂着历年主持人的照片。周雨晴注意到其中一张照片上标着林森
1995-1999,但照片本身被人撕去了一半,只剩下西装领带的一角。
就是这间,工作人员停在一扇标有录音室3的金属门前,林森当年就是在这里...呃,出事的。
他掏出钥匙打开门,一股陈旧的空气扑面而来,混合着电子设备特有的金属味和某种难以名状的腥气。录音室不大,中央是控制台,对面是隔离的播音间,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麦克风和耳机。
你们自己看吧,工作人员似乎很不愿意进去,我...我在外面等。别碰设备。
周雨晴和陈默走进录音室,门在身后自动关上,发出一声轻响。控制台上积了一层薄灰,但奇怪的是,播音间里的设备看起来一尘不染,像是经常有人使用。
奇怪,陈默低声说,你看这个。
他指向控制台上的电源指示灯——它亮着微弱的绿光。
这地方应该断电了才对,陈默试着按了几个按钮,显示屏立刻亮起来,显示出系统就绪的字样。
周雨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耳边响起微弱的沙沙声,像是录音带在转动。她扶住控制台,眼前的景象突然扭曲了一下——刹那间,她看到控制台焕然一新,墙上时钟显示午夜12:07,一个陌生男子正背对着她坐在播音间里,对着麦克风说话。
...深夜回响第七期特别节目...
幻象消失了,录音室又恢复了陈旧的模样。周雨晴大口喘气,冷汗浸透了后背。
你看到了什么陈默紧张地问。
林森,周雨晴颤抖着说,他在录制最后一期节目。
陈默若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