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物
微有点没反应过来。

    没容徐容说话,王恺语速极快地道:“徐老师,这是我写的方孟韦的小传,您给看看怎么样?”

    “嗯?”

    “您前两天不是跟我提了那个契诃夫的“转世重生”的表演方法嘛,我上网了解了一下,按照他的要求把方孟韦的成长的重要事迹写了一份出来。”王恺此时也意识到徐容大概忘了这茬,解释道,“不过我也吃不准写的对不对,就想拿过来给您看看。”

    徐容扫了一眼王恺手中的写满了字迹的三四张a4纸,没伸手接,道:“二十多年吧,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人生三分之一,就这几张纸,就能概括啦?”

    王恺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眼里的光一下暗了大半,递出去的手支棱在半空中,收回来不是,不收也不是。

    “如果你真的要尝试这种方法,我有个建议,你先写王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迹,完了再写方孟韦的。”徐容脑海中不由浮现了院长张合平的身影,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你年龄应该和方孟韦差不多,至少对你自身而言,方孟韦和王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迹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一个成年人的自传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张纸可以概括的,因为许多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于当事人而言可能都意义重大,就像张合平,自传都已经写了三十万字,笔下的人愣是还没成年。

    而且徐容还有句话没说,契诃夫的方法的“好用”也只是相对的,它为表演者降低了外部技巧的要求,可是准备工作一样不能少,甚至要求更细致,方孟韦生于民国九年,那么王恺必须详细描述方孟韦从民国九年至民国三十七年这28年间的的人生。

    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就是王恺需要坐的功课。

    听到徐容的话,王恺才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网上的介绍果然不靠谱!

    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

    自《北平》筹备之初,孔大头就多次暗示过他,方孟韦在《北平》中的戏量并不少,如果他能达到《大明》中沈一石的水平,视帝大满贯基本没跑。

    他隐约觉得孔大头在忽悠自己,可是当年《大明》开机之前,谁又能想到沈一石这个小角色会力压一众老戏骨,和嘉靖、严嵩分庭抗礼呢?

    一个演员,把视帝大满贯作为目标难道不应该吗?

    在《北平》的一众老少都盯着三大奖拼命的同时,今年白玉兰评委组的评选却再次陷入了僵局。

    本届白玉兰邀请了着名导演李少虹担任电视剧单元评委会主席,导演余淳、制片人张新健、演员佘诗曼以及上届白玉兰视后得主陈漱担任评委。

    (本章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简介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目录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