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诫说过对于那个孩子我应当视为己出,我可不能让他胎死腹中。
于是这件事阿昀理所应当的知晓了。
一场宫廷政变,太后被软禁,幼帝皇位岌岌可危,百姓私下议论纷纷。
皇位不稳,细作横行,最喜以讹传讹,污人清誉,俗言道十里有风言,传说会走样摄政王的所作所为明明都是为了江山稳固,而太后也明明是受制于人,情非得已,却不知从哪里传出摄政王与太后有私情,太后只是明面上被软禁,实际是有了摄政王的骨肉,在偷偷养胎,传言不知何起,却被传的有声有色,真教我这位堂堂王妃感到难堪!
这事闹的沸沸扬扬,我的阿昀更没空回王府了,又是一个深秋,小皇帝又长大了一岁,新科状元也进京了,我隔着府门都听说这位新状元桀骜不驯,敢于和摄政王爷据理力争。
最令人咋舌的是,太后娘娘原来真的有了身孕,还顺利产下一位男婴,之所以没有称之为龙子,那是因为那男婴确实是摄政王的血脉,据说还是小皇帝亲自查证的…
9.
又是一年的腊月二十八,雪大的足以掩盖一切,我又站在雪里,任由碎玉落满身,我又想起他,想起去年今日阿昀,该和说一声恭喜,恭喜你终于可以无所阻碍的和你此生挚爱以及你们的爱子永远不分离,永永远远的共眠于地底了。
不赦之罪,因着我往日深情,又久居深闺,很意外的小皇帝放了我一条生路,王府不能再住,我回了舒家,重操旧业终日与账本为伍,陪着爹爹,也算自得其乐。
阿昀至死没写的休书,我写了:
咨有两情不睦,罪犯七出,故而出妻,关系断绝,自此不相扰,淇水长诀。
云妃高贵,我知道阿昀是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心上人沦为平妻的,哪怕他们都被小皇帝沉了湖,只是天子弑母天下之事谁敢言一二,史书未载,或许后世觉得他们的这位天子侍母至孝也未可知。
而时人全当太后是忽染重疾,而摄政王自知卖国心中愧悔,自刎于天子寝宫,太后产子更是无稽之谈!
紫禁城乃天子居所,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是不知名的小猫小狗,死了都不必出宫,辛者库的焚化炉便是它最终的归宿。
只是期待他若有来世不要再入帝王家,若是确有命格,也该谨慎些,不求生的高贵,但求:死时不低贱,活时不鬼祟便是最好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