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康熙十六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在康熙的授意下,皇后在御花园举办了赏菊晚宴,宫里有份位的妃嫔均可参与,连慈宁宫两位太后也应下来凑热闹。
宫里从早上就热热闹闹的,常慧也翘首企足,还没到时辰就开始摆弄起等会儿宴会穿什么。
经历过小十日气温忽高忽低后,这暑热也终于是过去了,咸福宫冰盆也陆陆续续撤下,凉秋将近,这也预示着吃螃蟹的最佳季节已到来。
赏菊哪能不配美酒和螃蟹,常慧可是馋着宴会上的蟹肉蟹膏。
这十多日,康熙一次也没来过咸福宫,后宫里除了往日受宠的那几位,就是新晋的乌雅常在和定常在争艳。
短短几日乌雅答应便晋位成了常在,常慧乐得清闲自在,倒是把乌柳给急得上火,嘴边上都起了水泡。
今日见主子突然积极,心里斗志又昂扬起来,殷切地帮着挑选起衣服。
常慧哪知道两人思想是南辕北辙,她挑了一件空色墨菊刺绣长袍,里面套着靛蓝色里裙,满意地在铜镜前转了转:“乌柳,帮我把昨日戴的绿松石耳坠子拿来。”
她这身看着素净,但实际上就是一行走的小富婆,这蓝色系看着也挺养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在出发去御花园前一刻钟,锦刺嬷嬷掀开珠帘进来,温声道:“主子,张庶妃到了。”
张庶妃醒后不知道是想开了还是什么,身子状态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加上每日坚持用药身上味道淡了很多,这两天也开始到主殿打卡。
常慧走到前厅,张庶妃便起身迎上来屈膝行礼:“嫔妾见过娘娘,请娘娘安。”
张庶妃虚岁二十五,算起来比康熙还年长,在前世还是正值年轻的年纪,到了这宫里就算是“老人”了。
她长相在后宫中算不上出彩,气质也不具有攻击性,温温和和的,从动作和言行中就能看出她是位守规矩的人。
常慧神手扶起她:“不必多礼。”
张庶妃也听说了她不精通汉话,自己也不会说满语,谢过礼后也就十分识趣的不多言。
常慧依旧带的锦刺嬷嬷,表面上对乌柳解释带锦刺是为了让慈宁宫安心,实际上……是因为乌柳看管她太紧,怕到时候吃螃蟹都不畅快。
当时乌柳还特别感动,那表情恨不得立马去为她赴汤蹈火:“主子,奴婢都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常慧心里有些发虚,总觉得自己像个欺骗小姑娘感情的渣女。
错觉,肯定是错觉。
等常慧到达举办宴会的地方时,场地早已布置好,四周由各种名品菊花围绕着,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像紫龙卧雪、凤凰振羽和绿牡丹这种珍品都是压轴的角儿。
这会儿妃嫔也来了不少,今日场合喜庆,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三两围做一起谈笑风生,菊映人色,人照菊芳,远远瞧见便是一副美景。
每到这时,常慧就觉得真是便宜康熙这个大猪蹄子了,这么多美人,若是放在后世抛开势力和家财,康熙估计连号都排不上。
贵妃皇后都不在,目前这里是常慧最大,众人都过来给她见礼,那莺莺燕燕排成排福身,声音如同百鸟在耳边婉转清吟,听得常慧连人带魂都要飞升成仙了。
思绪飘归飘,人还是要稳妥的。
常慧含着笑道:“都起吧。”
宫里人都习惯了她十分简洁的汉话,平身后又继续进行先前的话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常慧没急着坐下,也学着那些文雅人士赏赏这菊花。
古诗文学者赏菊,便能灵思泉涌提笔写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种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