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秦侯
电动车撞上卡车的那一刻,齐钧看到的最后景象是外卖箱里飞出的黄焖鸡米饭。当意识再度恢复时,首先感受到的是脸颊贴着冰冷潮湿的泥土,鼻腔里充斥着马粪与青铜锈混合的刺鼻气味。
侯爷醒了!
耳边炸响的吼声吓得齐钧一哆嗦。他挣扎着撑起身体,发现十几个披头散发的汉子正跪在周围,这些人穿着粗麻褐衣,腰间挂着形制古老的青铜短剑。远处,渭水的支流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河岸边散布着几十座低矮的茅屋,最外围竖着一圈歪歪斜斜的木栅栏。
我这是...
齐钧刚开口就愣住了——自己的声音变得低沉粗粝,抬起的手掌布满老茧,小臂上还有一道狰狞的伤疤。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嬴姓,秦国第二代首领,周厉王十三年继位,族人称秦侯...
侯爷,西戎探马已到三十里外。一个缺了门牙的老者将镶玉青铜戈递到他手中,按惯例,当焚烟示警,召集附庸部落共御...
惯例齐钧——现在是嬴秦侯——突然冷笑出声。作为历史系毕业生,他太清楚这个时期的惯例意味着什么:分散在陇山以西的嬴姓部落各自为战,每次西戎来袭都损失惨重。
他握紧青铜戈站起身,冰凉的触感让他彻底清醒。这是公元前858年,秦国还只是周王室的一个附庸,连诸侯都算不上。而自己,成了这个游牧转农耕的小部落首领。
传令:不焚烟,不聚兵。秦侯的声音在渭河平原上回荡,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带武器到栅栏集合,妇女儿童撤入后山岩洞。
众人面面相觑。按传统,面对西戎劫掠应该疏散畜群,待敌退去再重新聚集。直接抵抗只会招致更残酷的报复。
侯爷,我部能战者不过百人...老者欲言又止。
秦侯没有解释。他大步走向部落中央的铸铜坊,那里正冒着滚滚黑烟。三个赤膊工匠见他到来,慌忙跪地行礼。地上散落着几把新铸的青铜锄,形制与他在博物馆见过的西周农具一模一样。
把这些熔了,改铸成这个样式。秦侯用树枝在地上画出记忆中的戈矛合体武器——戟。春秋中期才普及的兵器提前两百年出现在西陲。
这...工匠首领盯着草图直冒冷汗,侯爷,铜料只够铸十把...
那就先铸五把戟,剩下的铜做箭簇。秦侯踢了踢角落里的陶范,把锡比例提到二成。
工匠们瞪大眼睛。青铜器锡含量直接决定硬度,但这个时代匠人全靠经验配方。秦侯精准的铜八成锡二成比例,要到《周礼·考工记》才有系统记载。
太阳西斜时,秦侯站在新挖的壕沟旁验收工事。这道环绕部落的深沟宽约两米,沟底插着削尖的木桩。栅栏内侧堆起了土台,上面摆满石块和简陋的陶罐——后者装着从牲畜脂肪中提炼的易燃油脂。
报!西戎前锋已到五里外,约有五十骑!
秦侯眯起眼睛。历史上这次侵袭应该发生在自己(原主)继位第二年,导致秦国损失半数牲畜。但现在不同了。
子车。他招呼那个一直跟在身后的年轻武士,选二十个好射手,带上所有浸过油的箭。
暮色四合时,西戎骑兵如约而至。这些游牧战士穿着皮甲,脸上涂着赭石颜料,为首的举着牦牛尾装饰的旗帜。他们在壕沟前勒住战马,显然没料到会遭遇有组织的防御。
放!
二十支火箭突然从栅栏后腾空而起。这些箭的铜簇经过特殊打磨,飞行时发出凄厉的啸叫——秦侯抄袭了后世鸣镝的设计。火箭落在干燥的草地上,瞬间形成一道火墙。
西戎战马受惊嘶鸣,队形大乱。更可怕的是,秦侯事先让人在战场外围也堆了干草,火势很快形成合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