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要有自己的风格
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期待,望向顾远,等待着这位“词曲作者”的评价。
顾远却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阿友。
唱得确实好,好到……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这首歌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几乎挑不出什么硬伤。
这就有点麻烦了。
他原本以为凭着自己超前的音乐理念,可以像指点周星星演戏一样,轻松给出“降维打击”式的建议。但现在看来,阿友当前的水准,已经超出了他能轻易指手画脚的范畴。他毕竟不是专业的音乐制作人。
直接说“好,就这么录吧”?
不行。
这不符合他“专业人士”的人设,更重要的是,这首歌虽然被阿友唱得技巧圆熟、情感充沛,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未来的那个“歌神”独有的味道。
顾远的脑海飞速运转起来。
“资料库”!
关于张学友的资料瞬间被调取出来。无数未来的演唱会片段、不同时期的演绎方式,如同潮水般涌现。
他将眼前的这个青涩版阿友,与脑海中那个历经岁月打磨、唱功和情感表达都臻于化境的歌神进行对比。
差距不在技巧,而在……辨识度。或者说,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够直击人心的“味道”。
现在的阿友,唱得太“标准”了,像个优秀的练习生,缺少了那种撕心裂肺的挣扎和历经沧桑后的沙哑感。
当然,他不可能直接要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拥有那种沧桑感。但方向,必须调整。
顾远抬起头,看向阿友,目光平静:“唱得不错。”
听到这句评价,豹哥脸上的笑容更盛了。阿友也松了口气。
“但是,”顾远话锋一转,“还可以更好。”
豹哥的笑容停止。录音师也露出了意外的神色。阿友则显得有些茫然,他自问刚才已经发挥得很好了。
“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顾远没有直接说,而是反问阿友,“你自己觉得呢?”
阿友愣了愣,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演唱,有些不确定地说:“我觉得……情绪表达方面,可能……还能再投入一点?”
“投入不是问题。”顾远摇了摇头,“你的情感是够的,但表达方式有点……太满了。”
“太满了?”阿友不解。
豹哥也皱起了眉头:“唱歌不就是要饱满有力吗?阿远,你这话我听不懂。”
顾远没理会豹哥,继续对阿友说:“这首歌叫《遥远的他》,重点是‘遥远’。是一种得不到、触不到的距离感,带着遗憾和苦涩。你刚才的唱法,力量很足,技巧很好,但给人的感觉是,你虽然痛苦,但你中气十足,好像下一秒就能冲过去把人抢回来。”
他顿了顿,观察着阿友思索的表情,继续道:“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内敛,更压抑,甚至带着点自嘲和无力感的表达。有些地方,不需要用尽全力去嘶吼,反而要收着唱,用气息,用一些微小的哽咽或者叹息,去传递那种无能为力的心碎。”
顾远一边说,一边回忆着脑海中歌神某个版本的处理方式。
“比如那句‘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你唱得很稳,像是在陈述。但可以试试,带一点点飘忽的气音,像是自言自语,带着一丝恍惚。还有副歌部分,‘痴情同与亲情,同样完全为你牺牲’,这里的情感爆发点,你用的是很强的胸腔共鸣,很震撼。但可以试试,稍微减弱一点音量,增加一点鼻腔共鸣,带一点哭腔的质感,不是真的哭出来,而是那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隐忍。”
顾远说得很细,也很具体。
他甚至走到麦克风前,示意录音师播放伴奏。
“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