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章 博弈
和推广新人,顾远的想法,无疑给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顾先生的见解……确实很独特。”陈殊芬由衷地赞叹道,“将选秀做成一门大生意,这个思路很有意思。”

    “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顾远适时地收住,没有再深入,“说回阿友。我们‘星光娱乐’虽然是新公司,但我们对艺人的规划有自己的坚持。我们希望阿友能保持他的独特性和创作的相对自由度。”

    陈殊芬立刻明白了顾远的意思。兜了一大圈,谈选秀,谈未来,最终还是落回了阿友的合约问题上。顾远这是在告诉她:我有造星的能力和想法,不一定非要完全依赖你的平台;阿友是我的核心资产,我不会轻易把他完全交给你。

    “我明白顾先生的顾虑。”陈殊芬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职业化,“香江的唱片公司,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运作规则。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华星非常有诚意和‘星光娱乐’合作。关于合约的细节,我们可以慢慢谈,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接下来的时间,就变成了顾远和陈殊芬之间关于阿友合约条款的“拉扯”。

    陈殊芬自然希望签下长约,将阿友彻底绑定在华星的战车上。但顾远态度坚决,只同意签短期的唱片发行合约,并且要求保留对阿友音乐制作和形象定位的主导权。

    顾远很清楚,华星背靠tvb,资源雄厚,尤其是在电视宣传渠道上,无人能及。现阶段,他需要借助华星的平台,让阿友和“星光娱乐”迅速打响名气。但是,他也深知邵氏和tvb一脉相承的“工厂制”模式,艺人一旦签下长约,往往会沦为流水线上的产品,被过度压榨,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他可不想未来的歌神,早早地就被束缚住手脚。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旁边的李晓红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顾先生和那位芬姐说话都很快,很多词她都听不太懂,但能感觉到两人都在争取着什么。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华星拿到了阿友首张专辑的独家发行权,并享有后续专辑的优先合作权,但合约年限被严格限制。顾远则为阿友争取到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自主权。

    “顾先生,虽然这次没能签下你的经纪约,有点遗憾,”临近结束时,陈殊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但我相信,我们未来一定还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我对你刚才说的那个‘选秀’模式,非常感兴趣。”

    她真正的目标,其实是顾远这个“内容生产者”。签下阿友固然重要,但如果能把顾远这样能源源不断创造出优质内容的人才招至麾下,那才是真正的挖到了宝藏。可惜,从刚才的谈话中,她已经看出,顾远这样的人,绝不可能甘居人下。

    “合作当然可以,而且我相信,会非常愉快。”顾远笑着回应。他同样需要华星的渠道和资源,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他未来的布局至关重要。

    事情谈妥,气氛也轻松下来。顾远和李晓红起身准备告辞。

    就在他们走到会议室门口时,迎面走来一个年轻人,二十岁出头,身材微胖,圆脸,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步履匆匆,差点和顾远撞个满怀。

    “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小胖子连忙道歉,抬头一看是陈淑芬,赶紧站直身体,“芬姐!”

    “什么事?”陈淑芬看了他一眼。

    “导演那边催着要剧本……”小胖子回答。

    “这位是顾远顾先生,‘星光娱乐’的老板,《遥远的他》就是顾先生写的。”陈淑芬随口介绍了一句。

    小胖子闻言,眼睛一亮,连忙看向顾远,伸出手:“顾先生你好!久仰大名!我叫王京,是公司的一个小编剧。”

    顾远看着眼前这个略显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简介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目录 > 第14章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