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内容压下去。
脂粉,就是职业粉丝,收钱办事。
批皮,就是伪装成别家粉丝或路人发言。
我哥听得极其认真,时不时打断我,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
这个‘控评’的成功率,与评论区前排点赞数的初始分布,以及介入时间的早晚,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反黑’行动中,举报的有效性,与举报理由的选择、举报账号的权重、以及被举报内容的类型,关联度如何量化
粉丝内部情绪的‘虐粉’和‘固粉’效应,能否通过监测特定关键词的情感极性变化,来建立预测模型
我:……
哥,你是不是想发一篇SCI
很快,初步的模型建好了。
林深给我展示了一张复杂的图表。
这是基于过去一个月数据的,对家‘宇航员’粉丝群体的行为模式分析。
你看这里,他指着一个峰值,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是他们集中投票和控评的高峰期。他们的动员能力很强,响应速度快,呈现出典型的‘蜂群’特征。
再看这里,他指向另一条曲线,凌晨1点到3点,会出现小规模的‘数据维护’行为,大概率是核心粉或者脂粉在操作,目标是维持第二天的基础数据。
还有这个,他放大了一个区域,你看这个波动,与营销号发布赵天宇相关‘黑料’的时间点高度吻合。这说明他们的反黑预案启动很快,但模式相对固定,容易预测。
我看着那些曲线,感觉像在看天书,但又莫名的……觉得很厉害。
那……我们怎么办
避开锋芒,精准打击。林深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他们的优势在于‘量大管饱’,我们的优势在于……找到他们的薄弱环节。
他调出另一个界面。
我分析了投票平台的机制。它并非完全实时更新,存在数据上传和计数的延迟。而且,服务器在处理瞬时高并发请求时,性能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抖动’。
抖动
可以理解为……系统打了个嗝。林深解释,在‘抖动’的瞬间,投票规则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难以察觉的异常。如果我们能精确捕捉到这个时间窗口……
我倒吸一口凉气:哥,你不会是想黑了投票系统吧!
当然不。林深立刻否认,那是违法行为,不符合我的科研道德。我们只是……利用规则。
他顿了顿,补充道。
就像在混沌系统中,找到那个能引起巨大变化的‘蝴蝶效应’的奇点。
那天晚上,他给了我一份行动指南。
精确到秒。
晚上9点17分32秒,集中火力净化‘苏漾
颜值’词条,持续5分钟。
晚上11点03分08秒,开始第一轮投票,持续到11点08分41秒。
凌晨2点15分00秒,小范围转发官方指定微博,控制在500转以内。
我看着这份堪比发射卫星指令的指南,手都在抖。
哥,这……靠谱吗
理论上,这是当前资源下的最优策略。林深推了推眼镜,去执行吧,我的‘领域专家’。
data-faype=pay_tag>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粉丝群。
姐妹们!听我指挥!今晚我们打一场不一样的仗!
3
初战告捷与宇航员的反击
章节三:初战告捷与宇航员的反击
那一晚,我成了粉丝群里最神秘的指挥官。
没人知道我的指令来自哪里,只知道跟着做,效率奇高。
9点17分32秒!净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