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十二
在一个维度里。有时明明看到陈兴旺嘴唇翕动,甚而指手画脚,我却不解其意,迟迟的反应不过来是怎么回事。春日迟迟,我盼望着夜晚的降临,盼望着在四十瓦灯泡光晕下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那是希望的所在,也是尊严开始复活的时候。

    那些被冗龊打碎,埋藏于尘屑中的卢梭、高更、塞尚、马蒂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等等终于一一复原、复活了,而豆芽菜一样的English也开始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考试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邻村的方先生。我们同住在考场附近一个招待所的同一个房间里。他是公社中学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1977年恢复高考时,因为年龄超过了三十岁不符合报考条件,第二年就以同等学力的名义报考了硕士研究生。他报考的是华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他有些担心怕考不上。

    我与其说给他打气不如说是给我自己打气。我说,我们荒废了十几年,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没做出来的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出来。大不了,明年再来一回。只要年龄不超就一直考下去,直至考上。可是话一出口我又感到了后悔——为自己不该逞能口出狂言,而且还不慎用了我们二字。还好他没怎么留意,立马接着说,就是。他说,农村实在是太苦了,工农、城乡之间的差别就好像隔着几个世纪。

    方先生是一个健谈的人,人也特别的朴实。从言谈中便可获知他考大学、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吃上非农业,与做学问,与人生、理想、价值等形而上的精神向度和追求毫无关系。当然,也不能说他没有理想,只不过,他的理想真实而又具体。他现在是民办教师,户口属于农业,把户口从农业变成非农业便是他的理想。

    考完试,我们一起退了房,然后又一起搭乘公共汽车返回。他肩上挎着个黑色人造革方包,上车找座位的时候,因为不小心,包碰到了一位妇女的头部,被那妇女推搡了一把,险些倒在另一位妇女的怀里。落下座来以后,他开始娓娓不倦地向我述说他的经历:

    他1965年高中毕业,当年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再次报考时,谁知临考前,离高考只差半个月时间了,国务院通知停课闹革命,高考延期半年。这一延就是十多年。这期间,他曾多次打报告要求被推荐,确乎有那么一次几乎要摸到大学学校的大门了,当时他体检都过了,而且,前来招生的面试官已经把他写进了正选的人名单,让他回去等候通知书,不想那令人望眼欲穿翘首等待的通知书却像一只迷路的鸽子,一直迟迟没有到来。直至那一年的年底,他才从时任公社秘书的岳父那里得知,原来,他被半路上杀出来的县革委会主任的千金给顶替了。

    他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但是,我知道他最终会探询我的一些底细以作等量信息交换,那么,我该如何搪塞和回避那不堪示人的一页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车快要到站的时候,他真的向我发出了一连串的询问,你呢上过什么学在村里干什么

    哦,我么

    我转脸看了一眼窗外,并随之长长出了一口气。我本以为这样可以蒙混过去,但是看到他那认真期待的眼神,心里又感到有些不忍。我卷了卷嘴唇,努力做出一副微笑的样子,说,我远没有你命运那么好。

    他似乎并没有觉得尴尬,又说他对富楼很熟悉,说,整个庄上陈、杨两姓是大户,还有几家姓付、姓何、姓赵、姓刘的老户人家,还没听说过有姓叶的呢,贵府是哪一年搬来的

    我不得不站起身来,深情款款说,到站了,咱们该下车了。

    汽车颠簸了几下。不一会儿,女乘务员转过脸来大声喊道:小湾儿到啦!有到小湾儿下车的赶紧做好准备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画里画外简介 >画里画外目录 > 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