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毛线已经起球,丝线却还亮着。
承认吧沈砚,陈航把烤好的鸡翅推到他面前。
你根本不是忘不了林悦,也不是突然爱上苏乔。你只是习惯了把得不到包装成白月光,却把真正的星光踩在脚下。
他指着沈砚手机锁屏,那是苏乔在北极圈的照片,极光在她身后流淌。
现在你又要追着她的影子跑,可你知道吗苏乔早就不需要你抬头看她,她自己就是能照亮整个北极的光。
08
三年间,苏乔从助理升到项目经理,办公室的窗台上摆满了纪念品:
唐人街改造项目的模型,老华侨送的景德镇陶瓷,还有一本写满中英文对照的笔记本,扉页是她刚到温哥华时写的:
苏乔,你不是谁的影子,你是自己的光。
某个加班的深夜,她收到母亲发来的照片:
沈砚在她家门前的栀子花开了,他蹲在地上给花浇水,像在照料某种易碎的期待。
她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让她窒息的回忆,此刻竟像温哥华的雪,落在心头便化了。
原来时间真的会带走疼痛,留下的,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勇气。
离开温哥华的那天,她特意去了斯坦利公园。
雪松在风中沙沙作响,远处有情侣撑着蓝色格子伞走过,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色尾戒。
阳光穿过枝叶落在戒指上,LY的刻痕早已被磨得模糊,就像那些年的喜欢,终究在时光里失了形状。
09
回国后的第一个周末,苏乔去了静安寺。香火味混着檀香,她跪在蒲团上。
突然想起高三那年,沈砚陪她来求高考顺利,他靠在香炉旁打哈欠,说封建迷信不可信,却在她许愿时偷偷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苏乔熟悉的声音惊碎回忆。林悦穿着米色风衣立在香炉旁,手中的香烛还未点燃,脖颈间的银链晃出细碎的光。
两人在放生池边的长椅坐下,锦鲤在碧绿的水面翻涌,偶尔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苏乔的裙摆。
林悦从精致的手包里取出薄荷糖铁盒,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转而拿出味的水果糖。
沈砚说你现在戒了薄荷味他连这种小事都记得。
苏乔望着池中的倒影,轻声道:
他第一次给我薄荷糖,其实是因为你喜欢薄荷味道。我们都成了他填补空虚的工具。
工具我们连工具都算不上。
林悦突然冷笑,掏出手机翻出聊天记录,你看这个,去年我回国和他约会,他全程都在无意识地复刻和你相处的模式。
说要带我去吃蟹黄汤包,结果习惯性地把姜丝挑出来,因为那是你不吃的东西。当时他的表情就像被雷劈中,盯着碗里的姜丝看了整整五分钟。他以为自己深情,不过是在不同人身上重复索取罢了。
苏乔摩挲着石椅上的青苔,想起林悦回国后的那段日子。
朋友圈里,沈砚和她的合照总带着微妙的疏离感:
林悦穿着薄荷绿毛衣依偎在他肩头,他却将手机屏幕背在身后,那上面,是苏乔在北极圈拍极光的照片,被他设成了永久壁纸。
他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喜欢,什么是习惯。林悦突然把手机甩在石桌上。
你看他给我发的消息,每句都像从对你的备忘录里复制粘贴,连多喝热水后面加的感叹号数量都一模一样!
最可笑的是那次我发烧,他熬的汤里放了川贝和枸杞,说是苏乔教的配方。
我喝着喝着就哭了,不是因为感动,而是突然明白,我们在他眼里不过是行走的备忘录,是他用来证明自己深情的道具。他把对你的亏欠转嫁到我身上,却还觉得自己在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