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是竞争对手派来的。

    我点头,却在一幅小众油画前驻足。

    画面上是暴风雨中的灯塔,笔触狂野,署名是个我不认识的东欧画家。

    喜欢程景谦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

    构图很特别。我指着灯塔光束,你看,画家故意把光画得像固体,仿佛能触摸到。这种表现手法让我想起...

    想起什么

    小时候停电,妈妈点燃蜡烛的瞬间。

    那种光像有实体,能把黑暗推开一个小角落。我突然住口,抱歉,我太啰嗦了。

    程景谦凝视着我,目光奇异:你学金融真是浪费。

    什么

    没什么。他转向画作,分析一下这幅画的投资价值。

    我认真思考:画家知名度不高,但技法成熟。

    这种表现主义风格在东欧当代艺术中很稀缺,五年内价值可能翻十倍。

    他挑眉:看来艺术鉴赏课没白上。

    最终程景谦以远低于预算的价格拍下了那幅油画和张大千作品。

    回程车上,他忽然说:画送你。

    什么

    那幅灯塔。你的分析很准,但更重要的是...他停顿片刻,你说得对,光应该有实体感。

    这是第一次,他肯定我的专业能力之外的见解。

    油画被送到我宿舍时,还附带了一个简约的画架。

    室友们炸开了锅,追问我是不是恋爱了。

    只是工作奖励。我反复解释,却忍不住在深夜抚摸画框。

    油彩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像真正的灯塔。

    MAN

    项目后,我的工作内容悄然变化。

    程景谦开始让我参与核心会议,甚至偶尔询问我的意见。

    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公开场合保持专业距离,但独处时,他会卸下部分面具。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我发现他在办公室沙发上睡着了。

    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一份并购方案。

    我轻手轻脚取来毛毯给他盖上,却被他突然抓住手腕。

    ...妈妈他迷迷糊糊地喊,眼睛还没完全睁开。

    我僵在原地。

    三十二岁的程景谦,此刻像个迷路的孩子。

    下一秒,他彻底清醒,迅速松开手。

    抱歉。他恢复冷静,你该回去了。

    但那个瞬间已经烙在我记忆里。

    回家的出租车上,我鬼使神差地搜索程景谦家庭。

    零星报道显示,他十五岁时母亲病逝,父亲很快再婚,把他送去寄宿学校。

    车窗映出我模糊的倒影。

    我突然很想知道,在程景谦眼里,我究竟是谁

    一个得力的助手

    一个可以发展的情人

    还是...仅仅是一时兴起的养成游戏

    手机震动,程景谦发来消息:下周香港行程照旧,准备一下。

    紧接着是第二条:带上那本《证券分析》,飞机上讨论。

    我摩挲着书皮,心跳加速。

    这是第一次,他主动提议工作以外的共处时间。

    也许,只是也许,在那双总是冷静评估一切的眼睛里,我不仅仅是一个高价助理。

    而这一点点可能性,比任何名贵礼物都更让我心动。

    飞机降落在香港赤鱲角机场时,窗外正下着细雨。

    程景谦合上笔记本电脑,转头看向我:酒店已经安排好,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上午十点去见客户。

    我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证券分析》的书脊。

    整个飞行途中,我们确实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分寸之外简介 >分寸之外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