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换成了整块琉璃砖——就像这盘棋,我早已算准每一步,包括乾隆今夜会在慎刑司发现,进忠身上带着盖着皇后金印的密信,上面写着娴贵妃私通外臣,欲夺后位。
娘娘,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容佩焦急地问。
我转身走进殿内,掀开炕头暗格,里面整齐码着十二本账册,从高晞月的炭火到富察皇后的东珠,从魏嬿婉的胭脂到乾隆的朱砂笔,每一页都浸着前世的血与泪。指尖停在最新一页,上面用朱砂写着:四月十五,凤印易主,帝心可谋。
不用。我吹灭烛火,黑暗中听见养心殿方向传来喧哗,皇上此刻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帮他查清‘谋逆’大案的人——而这个人,只能是本宫。
窗外,启明星格外明亮,照亮了案头未写完的经幡。这一次,永璂二字终于完整,却不再是为了祈福,而是为了提醒自己:在这吃人的后宫里,唯有踩着白骨登上凤位,才能护住想护的人,碾碎想碾碎的恶。
(第三章完)
第四章
凤临九霄(大结局)
一、金殿封后
乾隆二年五月廿一,紫禁城飘着细雪。我端坐在坤宁宫暖阁,任由掌事女官将七凤金钗插入发间,垂落的东珠流苏扫过眉心,映得镜中面容冷艳如霜。今日是继后册封大典,却也是我布了三个月的局收网之时。
娘娘,皇上已至太和殿。容佩捧着皇后金册,指尖在乌拉那拉氏如懿的玉牒上轻轻摩挲。我起身时,绣着十二章纹的明黄礼服拖地,袖中滑落的,是昨夜从慎刑司取来的供状——魏嬿婉的指血按在最后一页,画押处写着乾隆元年冬,受纯贵妃指使,于娴贵妃药中掺朱砂。
太和殿外,钟鼓齐鸣。我踩着白玉阶向上,余光瞥见丹陛下跪着的身影:富察琅嬅卸去所有珠翠,素衣上绣着小小的莲花,正是她当年送给高晞月的款式;魏嬿婉披头散发,脸上爬满夹竹桃汁液留下的紫斑,像极了前世我在冷宫看见的恶鬼。
册立娴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钦此!李玉的声音穿透云霄。当乾隆将皇后之宝递到我手中时,我忽然开口:皇上,臣妾有本要奏。
二、真相揭晓
金殿内针落可闻。我展开供状,让它顺着台阶滑向乾隆:这是魏答应的口供,她承认当年在臣妾药中掺朱砂,致使龙嗣夭折。而幕后主使......目光转向阶下的纯贵妃,她正攥紧帕子,指尖泛白,是皇贵妃娘娘。
纯贵妃砰地跪下,鬓间金钗断裂:皇上,臣妾冤枉!是娴皇后逼臣妾......
逼你我冷笑,命容佩呈上装着朱砂的琉璃瓶,三年前潜邸炭火事件,你故意让高晞月发现臣妾有孕,又暗中将朱砂交给她——这琉璃瓶底的‘苏’字,正是你母家苏州织造的标记。
乾隆的脸色铁青如玄铁,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看向富察琅嬅:你当年送给如懿的翡翠镯......
皇上英明!我接口道,皇后娘娘在镯中藏了避子药,却谎称是先帝所赐吉物。臣妾昨日请江太医查验,镯心刻着的‘永保无嗣’四字,正是皇后娘娘的笔迹。
富察琅嬅发出一声惨叫,跌倒在金砖上。她不知道,那镯子是我特意让江与彬发现的,上面的刻字更是找了最像她笔迹的绣娘所刻——在这宫里,真相从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皇上相信真相。
三、帝王末路
如懿,你......乾隆的声音在颤抖,他终于意识到,从重生那日起,我便将所有人当作棋子,包括他。
我缓步走到他面前,取下鬓间的七凤金钗,任由长发散落:皇上可还记得,潜邸时臣妾问你‘兰因絮果’是何意你说‘花开并蒂,终得圆满’。金钗尖端抵着自己心口,血珠渗出,可臣妾现在才明白,这紫禁城的花,从来都是用鲜血浇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