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更完美的计划,确保赵文修自食恶果,而自己不受牵连。
天刚蒙蒙亮,张明就叫醒了赵福,请他帮忙找轿子送小翠去苏婉儿那里。然后他换上整洁的衣袍,准备赴考。
表少爷,赵福担忧地看着他,您脸色很差,要不要老奴跟老爷说一声...
不必。张明平静地说,科举大事,岂能耽误
赵老爷亲自送他和赵文修到门口。赵文修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昨夜施暴的痕迹。他看到张明时,眼中闪过一丝讥讽:表弟脸色不佳啊,莫非紧张了
张明强压怒火,淡淡回应:多谢表哥关心,只是没睡好而已。
放宽心。赵文修凑近,压低声音,反正你怎么努力也比不过我。说完,大笑着上了马车。
张明握紧考篮,目光冰冷。让他再得意一会儿吧,很快他就会知道什么叫后悔。
考场设在府学大院,数百考生排队等候搜检。张明注意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差役在检查赵文修时特别宽松,只是随便翻了翻考篮就放行了——想必就是那个周姓差役。
轮到张明时,那差役却检查得格外仔细,连毛笔都要拧开看里面是否藏有纸条。显然,这是赵文修特意安排的刁难。
进入考场,张明按照号牌找到自己的位置,恰好能看到斜前方的赵文修。考试开始前,赵文修回头对张明做了个割喉的手势,满脸挑衅。
张明不动声色,只是轻轻摸了摸袖中的匿名信。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一场考《四书》义。题目发下,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张明略作思考,提笔写下一篇结合儒家义利观与现代社会责任的策论。他刻意保留了一些现代术语,让文章显得新颖但不突兀。
写作间隙,他观察赵文修。对方时不时地扭动身体,似乎在调整什么。有几次,他还偷偷瞄向袖口,显然是在看藏在衣服里的作弊材料。
中午休息时,张明假装去茅厕,实则绕到考官休息处,将那封匿名信塞入门缝。信中不仅写了赵文修的作弊手法,还特别指出他会在午休后更换作弊用的绸布,以应对下午的《五经》义考试。
回到座位,张明注意到赵文修正在与那个周姓差役低声交谈,两人神色诡秘。不一会儿,差役离开,赵文修则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下午考试开始前,巡考官突然增加了一倍。学政大人亲自到场,宣布要重新搜检所有考生。赵文修脸色微变,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显然自信有周差役罩着。
搜检到赵文修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个陌生的年轻差役突然上前:大人,这位考生形迹可疑,请允许下官仔细检查。
不等赵文修抗议,那差役已经抓住他的衣领,一把扯开外袍——内衫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经文,与张明早上看到的那块绸布内容一模一样!
这...这不是我的衣服!有人栽赃!赵文修面如土色,挣扎着辩解。
学政大人冷着脸:来人,彻底搜查!
差役们很快从赵文修的考篮暗格中找出更多作弊材料,甚至还有几篇预先写好的策论。更致命的是,那个周差役也被当场抓住试图转移证据。
赵文修!学政大人怒喝,身为读书人,竟敢如此亵渎科举!本官宣布,立即革除你的考生资格,永不准再试!
赵文修瘫软在地,被差役们拖了出去。临走时,他怨毒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张明身上。张明坦然迎上他的视线,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冰冷的决绝。
考场骚动很快平息,考试继续。张明收敛心神,专注于答卷。没有了赵文修的干扰,他发挥得更加自如。
三天考试结束,张明疲惫但满意地走出考场。赵府派来的轿子已在等候,但出乎意料的是,赵老爷亲自来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