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悄然离去,留下张明站在黑暗中,手中紧握那本笔记。
复仇的火焰仍在心中燃烧,但某种更复杂的情感开始萌芽。张明深吸一口气,带着书籍回到自己房间。科举之路漫长,而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第4章:危机与诗才
黎明前的赵府静得出奇。张明伏在案前,就着一盏油灯研读《四书大全》,眼皮沉重如铅。来到这个时空已半月有余,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备考。科举是他唯一的上升通道,也是复仇的唯一途径。
砰!
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紧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张明推开窗,只见东院火光冲天,仆人们提着水桶来回奔跑。
他披上外衣冲出门,差点与慌不择路的小翠撞个满怀。
怎么回事张明抓住她的肩膀稳住她。
染坊着火了!小翠气喘吁吁,脸上沾着煤灰,老爷和少爷都赶过去了,整个东院的布料全完了!
张明心头一震。据他所知,赵家主要经营丝绸贸易和染织,东院染坊存放着即将交付给官府的贡品级绸缎。若真如小翠所说,损失将不可估量。
他跟着人群跑到东院,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三间大厂房完全被火舌吞噬,尽管众人拼命泼水,火势却丝毫不见减弱。赵老爷面如死灰地站在一旁,赵文修则对着几个跪在地上的工人拳打脚踢。
废物!连个火都看不住!这可是要送进宫的贡品!赵文修一脚踹翻一个年迈的工匠。
张明皱眉,走近赵老爷:舅舅,损失如何
赵老爷声音颤抖:全完了……三千匹上等绸缎,还有特制的云纹锦……都是按察使大人点名要的。交不出货,轻则赔款,重则问罪啊!
张明迅速在心中盘算。在现代,他曾参与过公司的危机公关项目,处理过供应链断裂的紧急情况。古代商业虽然原始,但基本原理相通。
舅舅,现在最要紧的是三件事。张明压低声音,第一,立刻派人守住现场,查找起火原因;第二,清点剩余库存和原料;第三,估算重新生产所需时间和成本。
赵老爷如梦初醒,连连点头:对对,明儿说得有理!他立刻吩咐管家安排人手。
天色大亮时,火终于被扑灭。经查,起火原因是值夜工人醉酒打翻油灯。更糟的是,这批绸缎是专为三个月后的万寿节准备的,如今工期已不足两月。
正厅里,赵家父子如坐针毡。几个掌柜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老爷,一个白发掌柜硬着头皮开口,就算现在从苏州紧急调货,最快也要一个月。而且这种云纹锦工艺复杂,能做的作坊不多……
加钱!三倍工钱!赵老爷拍案而起,无论如何也要按期交货!
掌柜们面面相觑:这……恐怕不是钱的问题。工匠有限,各家都在赶万寿节的订单……
赵文修突然转向张明:表弟昨日不是对周家公子高谈阔论吗如今家族危难,可有妙计话中带刺,显然是想看张明出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明身上。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我有个想法,或许可行。
赵老爷如抓住救命稻草:快说!
分散生产,协同作业。张明拿起茶杯在桌上摆出几个点,将整匹布的织造过程拆分成多个环节——缫丝、纺线、染色、织造、刺绣,分别外包给不同的小作坊。我们负责提供统一标准和原料,并派专人监督质量。
一个掌柜忍不住问:这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流程重组。张明蘸水在桌上画出示意图,传统做法是一匹布从头到尾由一个作坊完成。我们改为流水作业——缫丝的只管缫丝,织布的只管织布。每个作坊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效率可提高数倍。
厅内鸦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