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龙御微行
“这是‘流动书坊’。”
林宁递过望远镜,“待调试成功,便可让书吏乘着飞牛,去各州府印书授课。”
赵弘透过望远镜,看见吊篮里的
“金陵女子学塾”
锦旗在风中飘扬。想起赵承煜说的
“女子学算术”,他忽然问道:“林公子教女子读书,可曾想过朝堂阻力?”
“阻力?”
林宁轻笑,从怀中掏出本《女戒》活字版,“臣让巧儿姑娘重新排版了此书,开篇便是‘女子亦当知书识礼,可顶半边天’。”
赵弘大笑,忽然从袖中取出块刻着
“武”
字的活字:“老夫若安排一名学生也来学活字,林公子可愿教她?”
“求之不得。”
林宁接过活字,在
“武”
字旁补了个
“文”
字,“文武双全,方为大盛栋梁。”
破晓时分,两人坐在草垛上看日出。赵弘望着远方的金陵城,忽然开口:“林公子可知,陛下为何纵容你‘胡作非为’?”
“因为草民让的事,都是陛下想让却不敢让的。”
林宁直视他的眼睛,“比如女子学堂,比如活字治国,比如……”
他指了指热气球,“那天外的星辰。”
赵弘沉默许久。
林宁率先开口道“赵先生也是位皇亲国戚吧?跟靖王赵承昱是兄弟关系吗?”
赵弘有些惊讶的看着林宁说道“你小子倒是有些眼力,不错,我在家排行老三,你就叫我赵三吧。”
林宁轻笑道“因为我观赵先生器宇不凡,腰间玉佩也非凡品,又姓赵,故而臆测,还请王爷不要见怪了。”
二人沉默半晌后,他忽然想起穿越那日的草屋,想起李巧儿递来的粗面馒头,想起妙音的第一曲《红楼调》。
“殿下可知,草民为何要让这些?”
他轻声道,“因为在草民的故乡,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
而草民想让大盛的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赵弘站起身,整理好微服的衣襟。东方既白,他的身影被朝阳拉得老长,却显得比在金銮殿上更加高大。
“林公子,”
他回头时嘴角上扬,“下次本王再来,可要试试你说的‘留声筒’——
朕想把《七夕词》刻成蜡板,送给陛下听听。”
林宁抱拳一笑:“臣定当让陛下的声音,传遍大盛的每一个角落。”
目送赵弘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林宁摸出怀里的活字模子。“赵”
字模上还带着l温,与
“宁”
字模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他忽然轻笑,原来有些相遇,早已在活字的横竖撇捺中,写下了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