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苏培盛对槿汐的爱是紫禁城难得拿得出手的爱情
为什么皇上偏偏要用甄家来扳倒年家呢?
其实皇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治年家于死地,利用甄家是风险最小、影响最小的一种,还能在扳倒年家后扶持莞贵人制衡皇后娘娘。
你们完全不了解咱们皇上的权衡之术有多可怕,莞贵人的悲哀之处在于她竟然相信皇上是信她的。皇上心底对莞贵人是有着一丝偏爱的,也许是因为纯元皇后,也许是因为过往岁月,可这一丝的偏爱在江山社稷面前是不值一提的,可莞贵人却在皇上的宠爱之下渐渐失了分寸。
这后宫嫔妃与皇上之间多少都掺杂着权利与利益,她不明白皇上即便对她有感情也不能像寻常夫妻一般。莞贵人自承宠后是一步一步将甄家推到了皇上跟前,刘畚被送到养心殿便是将甄家送到了皇上的眼前,恰好如今皇上需要一股势力来制衡年家。
首先莞贵人与华妃不睦这事已经是摆到明面上了,其次刘畚的事让皇上看到了甄大人的能力。
甄大人如今正任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在京城地界不算什么高官,甄氏一族在前朝也没有什么深厚的底蕴,更重要的是这甄大人为人正直,对皇上也算忠心,向来敢于直言进谏,又在百官跪迎年大将军回京之时顶着压力没有如旁人一般前去跪迎。年大将军在前朝更是因华妃娘娘之故对甄家多有打压之举,无论从前朝还是后宫的形势,甄家的情况都符合了皇上此时的需求。可以从后宫和前朝两边配合皇上一起对付年家。
皇上发现华妃和年大将军串通一气,宫里宫外直接绕过皇上开始互通消息。即便为了大局暂时动不得年大将军,却已开始着手布局对付年家。
莞贵人在养心殿一进一出,甄远道便被贬为从五品督察御史,这个官贬的可是大有深意,明着是降职实则是重用。从五品督察御史可是个好差事,专门负责弹劾官员向朝廷进言的。虽然官位不大但实权却不小,瞧着莞贵人出养心殿的脸色想来对皇上的旨意她并未完全理解。
年家那边此时怕还得意着呢,这事是皇上的旨意,我只要盯着事态的发展确保事情按皇上的心意进行便可。
我见过抗旨不愿就死的、哭着闹着要给皇上唱曲儿的,也见过荣宠半生肆意张扬一朝家破人亡最终触柱而亡的,还见过一句“宛宛类卿”除去巫山非云也,换来了与君长诀,最终母族获罪流放自已弃子离宫的。
我伺侯皇上三十余年了,见过太多事太多人,也让见过太多的人悄无声息的变成了死人,与我而言宫中之人你来我往的斗争都与我无关,只要时刻不松懈,日日提着脑袋侍奉皇上左右即可,那些所谓的地位、荣华富贵我早已经拥有了,我从小伺侯皇上长大的,最是了解皇上的性子,如今更是最得皇上宠信的奴才。只要让好皇上的眼睛,按皇上的心意完成交代的事情。
在这紫禁城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始终坚持这个原则,无论是与后宫妃嫔打交道,还是与前朝大臣们斡旋,都将自已置身事外,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什么把柄亦没有可抓的错处,虽然明面上我总假装不懂皇上的心思,每次都要故意问皇上的意思,实则我比其他人更能懂得皇上的心思。也知道什么话皇上爱听。皇上不曾亏待了我去,不仅会提醒我管束族中之人别捅娄子,更是主动赏了我一笔两万两的生息银。
生息银,顾名思义就是皇上允了我用两万两白银去放款得利,所生的利钱都归我所有,这份生息银时永久取用,家里遇上红白之事都可以取用这些银两来操办,不仅考虑到了身后之事,更是保了苏家一族百年的荣华富贵。就这生息银算下来每年至少有二百两白银的进项,这可是一个县令四年的俸禄,加上总管太监的俸禄,还有平日各宫的赏钱,每年的进项可是不少。
虽说在宫里头我得随时低头弯腰,可出了宫外我也算得上是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