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黄花鱼干 吴二叔,你的鱼我不能收。
子,“是了,我回去好好教他。”

    庆脆脆知道她没放在心上,不过情分尽到了。

    上一辈子在县太爷后院,瞧见不少姨娘生的孩子就是不服管教,打小性子就歪地不成样子,最后都成了纨绔。

    大门关上,庆脆脆一边收着竹排下的烟熏鱼干,一边跟三叶子说话,“今儿上镇上,嫂子给你买一本开蒙的书,你不能做重活,便学着认字吧。”

    她原本也不认字,后来帮着主母白氏料理账册,说了不少字,正好教给三叶子。

    这些时候三叶子按时喝药,吃食衣饰都不缺,瞧着小脸蛋上有了肉,整个人不再病恹恹的。

    今日只忙活半天,庆母已经回家去了,下晌的时候她要带着三叶子去镇上,一来将这些天烟熏过的鱼干卖了,另一遭该给三叶子换新药,家里的铜板也不够了。

    出门锁好大门,庆脆脆拉着三叶子往村口走,寻常都有牛车在那边等着拉客,路上遇上村里人问她是不是真的收鱼,庆脆脆笑着点头,“婶子放心,鱼钱都是现给,不赊欠。现在只收黄花鱼,料理干净,一斤六个铜板,童叟无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那妇人听她亲口说了,心里终于信了。

    瞧着王二媳妇一声鲜亮衣衫,三叶子也穿得是往日都不曾有的新衣服,两人还阔气地做了牛车,不由点头。

    王二家这生意可行。

    ——

    依旧是上一回的卖鱼干的摊子,庆脆脆交代三叶子蹲在自己身侧,方解开背上的大背篓,连布巾都不曾铺开,已经有熟悉面孔的妇人蹲在跟前。

    “哎哟,小夫人,可叫我等地心焦。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

    是那一日出手大方,第一单开张的妇人。

    当日她说自己不会做鱼,所以买了两张最大的鱼。

    庆脆脆同她笑笑,“家里忙着事情,脱不开身。今日空出时候,这才来。还是要两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妇人点头,眼神已经在她箩筐了来回看,“上一次那一道咸味的可有?”

    丈夫吃了夸赞过好几回,夜里都宿在自己屋子里。

    不仅有咸味的,这一次烟熏有几条辣口的。

    临海镇人吃不惯辛辣,打蜀中来的辣椒粉不受欢迎,她手轻,只腌过三四条。

    妇人一听,欢喜不已,“都要了。你这辣口的都要了,这东西放得住,我听你说吊在院子廊下,第二条隔了七八天才吃,味还是没变。”

    很快第一单开张,妇人一买就是七条,入账第一笔就有三百多个铜子,庆脆脆从篓子底翻出一个手掌高的竹筒。

    “这是自家腌制的鱼酱,镇上的大酒楼都要,我看您大气,便送你一筒回去尝尝。”

    白送的,谁不愿意?

    妇人笑呵呵地接过,再三承诺下一次还来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不过片刻又有第二客人,第三、第四、第五

    背篓里上百条鱼干很快就卖光了,最后一个顾客嚼着庆脆脆送过来尝味的样品,眼神闪过精光。

    等庆脆脆收起摊子要走,这人邀她去临近饭汤馆。

    “不瞒夫人说,某是个走货人,以前扁担挑着做货郎,走街串巷,见过不少东西,这鱼干还是头一遭。不知您可有意向同某做一桩交易?”

    庆脆脆喝了半碗茶汤,闻言一顿,“您如今做什么?”

    “山货生意。南来北往,收些山里干菜。我家在镇子东边有铺子,门脸也好认,槐花巷子第三街,第一家山货通就是。”

    比起鱼鲜生意来,干菜利润实在看不下去。

    庆脆脆是村里人,每年货郎从山里收菜,行价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后我选择嫁给王二麻子简介 >重生后我选择嫁给王二麻子目录 > 黄花鱼干 吴二叔,你的鱼我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