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最后在一家小店找到了站柜台的工作。第一天上班,她站了整整十个小时,晚上回到家时,小腿肿得像灌了铅。但她还是挤出笑容,把第一个月工资全部存进了他们共用的铁皮饼干盒里。

    转折发生在杨昊受伤那天。他从两米高的架子上摔下来,右腿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工头只给了两百块钱医药费就打发他回家。杨娟请假照顾他,看着简陋出租屋里发霉的墙角,第一次动摇了:昊哥,要不我们...

    不行!杨昊打断她,忍着疼坐直身体,还记得我们离家时发的誓吗他指着墙上贴着的那张城市夜景明信片,那就是我们的目标。

    伤好后,杨昊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校学习建筑知识。杨娟则报名了服装设计的函授课程。他们的小屋里总是亮灯到深夜,一个在算工程图纸,一个在画服装草图。饼干盒里的积蓄慢慢多了起来。

    三年后的春天,杨昊拿到了项目经理的资格证书。同一天,杨娟设计的连衣裙在商场卖到脱销。他们终于搬进了带电梯的公寓,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灯火时,杨昊突然说:等过年,我们回家看看吧。

    杨娟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轻轻点头。城市的万家灯火中,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盏。但记忆深处,山村里那棵老槐树下的约定,始终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第四章:衣锦还乡

    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年光阴已逝。杨昊和杨娟站在杨家村村口的古槐树下,望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中仿佛还能看见当年他们离开时的身影。

    杨昊的黑色奔驰缓缓驶入村道,崭新的轮胎碾过雨后湿润的泥土,发出细微的声响。杨娟轻轻摇下车窗,空气中飘来泥土与青草的芬芳。远处几个正在田里劳作的村民直起腰来,惊讶地望着这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轿车。

    那不是老杨家的两个孩子吗王婶手里的锄头掉在了地上,溅起一小片泥水。她的声音引来了更多村民的注意,很快,村道上就聚集了二三十个人。孩子们躲在大人身后,好奇地打量着车里的陌生人。

    杨昊推开车门时,皮鞋踩在泥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今天穿着一套深蓝色西装,领带上的银质领带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杨娟则是一身米色职业套装,颈间一条细细的金项链衬得她格外优雅。

    真的是昊子和娟子!李大爷激动地往前走了两步,又突然停住,有些局促地搓着粗糙的双手。他注意到杨昊腕间那块精致的手表,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杨大山和杨铁柱闻讯赶来时,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路。两位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点。杨大山的手微微发抖,他盯着儿子笔挺的西装看了许久,喉结上下滚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爸。杨昊上前一步,轻轻握住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他能感觉到这双手在微微颤抖,掌心传来的温度让他眼眶发热。杨娟已经抱住了杨铁柱,泪水打湿了父亲肩头打着补丁的衣料。

    当天晚上,杨家老宅灯火通明。杨昊带来的厨师正在厨房里忙碌,诱人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村民们围坐在新置办的实木餐桌旁,小心翼翼地摸着光滑的桌面。杨娟正在给孩子们分发从城里带来的糖果,包装精美的巧克力让小家伙们发出阵阵惊叹。

    我们准备投资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杨昊站在院子中央,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那里可以建登山步道,村后的溪流适合开发漂流项目。他的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是专业团队设计的规划图。

    三个月后,第一支工程队开进了杨家村。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却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杨娟亲自监督村口游客中心的建设,她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来回走动,细高跟鞋踩在碎石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昊与杨娟简介 >杨昊与杨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