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天一大早,唐炼招呼汤圆起床,二人吃过早饭,唐炼将门内一些规矩告诉给他,正聊着,门外有人到了,正是昨日见过的武曲。
唐炼知道他是来接汤圆去金风殿的,便叮嘱了汤圆几句,让他一切听从齐槐安的吩咐,然后将二人送出门。
武曲是个天性活泼的孩子,可唐门中人性子大多很孤僻,没有几个能说上话的。而唐门中年轻一辈的后生们大多生活在外地,散养至今,所以幽山这里更没几个同龄的。因此武曲一直感觉很无聊,枯燥的生活令他甚是烦闷。
如今汤圆回来了,可算让他捞到一个能说话的,一路上口水不停。汤圆也正想通过他来更多了解唐门,因此二人你一句我一句,没半分闲暇。
从武曲的嘴里,汤圆了解到,唐门的人并不都姓唐,甚至一大半人都不姓唐。就比如眼前这个武曲。他自然姓武,眼下是外门弟子,就如同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不用落发,也没什么禁忌。可一旦入了门,成为内家弟子,那就要改姓唐了。
而且他们的名字也跟着辈分来取,按五行相生之义。唐炼与唐炬,唐烛等人是一个辈分,名字都取火字边,而按着火生土之意,再下一辈弟子的名字便都是土字边,比如唐垣,唐城,唐基等人。
等过些年,又有了更年轻的一辈,那便是带金字的了,取土生金之意。
而齐槐安以一个始终没入门的外家弟子,成为代掌门,足见得其为人与手段。
从和武曲的谈话中,汤圆还了解了很多唐门中人,谁可以接近,谁脾气怪戾,谁心眼小,谁心肠热等等,让他对幽山唐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人一路来到金风殿外,武曲这才收住嘴,向里指了指,低声说道:代掌门的脾气不似以前了,以前那叫一个柔顺,你拔他胡子都不恼。可近几个月却似有些变化,也许是因为本门大会的缘故吧,你进去了千万要听他的,无论他让你做什么,都不要违逆,遵命就是。
好,我知道了,多谢师弟。汤圆大武曲一岁,所以如此称呼。
二人一同进殿,面见齐槐安。刚一进大殿,汤圆便愣在当场。原来今天的金风殿与昨日大不相同,多了不少物件。
台阶下三把太师椅仍旧摆在那里,在太师椅前面围起了四扇屏风,屏风上却并非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也不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而是四个大字,分别是金、木、水、火。
屏风是最显眼的,除此之外,围着屏风还放着四张矮几,矮几上放置四个盆,正西方的金字屏风外面的矮几上放的是铜盆,里面插着数把尖刀,刀尖向上。
正东方的木字屏风外放的是木盆,盆中插有竹签,签尖也甚是尖锐。
正南方放的是炭盆,里面燃着木炭,一进大殿就可以感觉到热力。
而最北方的放的是瓷盆,里面盛有清水。
金,木,水,火,五行缺土。看来四屏风中间,便是‘土’位了,却不知摆这些东西为了什么。汤圆心中正想着,齐槐安从侧室走出来,朝着武曲一摆手;你出去,把门关好,谁也不能进来,记住,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开门,一旦走了风,那便是前功尽弃,要死人的。
武曲依言退出殿外,将两扇大门牢牢关好,然后走下台阶,负手而立,以防有人打扰。
却说殿中只剩下二人,整座大殿空荡荡的,寂静无声。除了二人的呼吸声之外,只有炭盘中不时轻微爆起的火星。
一种无声的压迫感扑面而来,汤圆心头乱跳,隐隐有些不安。他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的是什么,更不知道齐槐安一旦开始动手,自己会不会露馅。
毕竟,他并非中毒之身。
齐槐安看着汤圆,神色变得异常冷峻,吩咐道:随我进入围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