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身份之谜
芳的几个手下,他们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只有戴寻芳伤心的哭声。
曾傲一步步往万灵山走着,站在山门处的戴寻亮不知是不是眼花了,总觉得有一团光亮缓缓升起,离他越来越近。万灵山的夜,在宁静中透着死亡的气息,每个村民都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包括曾傲。他想抛弃昔日繁华,回归最本真的自己,既不感激朱元璋、戴崇定,也不感激老天爷。曾傲就是曾傲,一个浪迹江湖的人,一个漂流四海的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曾傲真的带着光芒吗也许是的,至少戴寻亮眼前有一团奇异的光亮。七年了,他从一个十四岁少年长大成人,似乎就是听着曾傲的传奇长大的,也是听着父亲与曾傲的争斗长大的。他一直不明白曾傲为什么那么出众,那么年轻,那么富有智慧,而且,那么风度翩翩,气度非凡。从形象上来说,戴寻亮更是望尘莫及。
戴崇定老家很贫穷,因为贫穷,才参加起义军,在好死不如赖活、饿死不如拼死的穷人观念里,他拿命为自己拼饭碗,拼前程,终于帮助明玉珍建立了一个王国,成为人上人,改变了家族地位。戴寻亮好歹也是昔日大夏国元帅之子,养尊处优,富贵荣华,那日子过得真是幸福极了。他也算长得帅气,曾经为少帅称谓沾沾自喜。可是,跟大他十岁的曾傲比起来,他就如癞蛤蟆一般。
曾傲披着头发,穿着蓝沁雪买给他的那件飘逸的长衫,走路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也因那身装扮显示出一种充满男人魅惑的风度。不是很女人气,也不是很做作,那姿态,似乎有道教神仙的风采——对,就是一派仙风道骨的气息,不染尘埃,不落俗套。
他们面对面站定了。曾傲高高在上,戴寻亮显得卑微。他们的衣服差别太大了,戴寻亮的锦衣华服本来光彩夺目,在曾傲面前却黯淡无光。曾傲不想跟他多费唇舌,戴寻亮还没说出目的,他已经堵了他的口:在下无城建图可奉献阁下。
这句话,激怒了本来就一直在忍的戴寻亮:曾傲,你也太狂傲了!若不是我父亲爱惜你是个难得的人才,你早已成为阶下囚。
哈哈哈!那就请阁下拿枷锁来吧,不过,要看阁下是否有本事锁得住在下。
我父亲三番两次上门相邀,你一点不领情,难道你心里,还想恢复大夏国曾傲,我劝你别做梦了,大夏国已永远成为历史,你没有依靠了。
曾傲淡淡地笑道:在下活到三十一岁,从来就没有过依靠,自幼父母双亡,少年时浪迹天下,成年后暂住重庆,体验了一下做官的滋味而已。如今,在下无妻无子,无家无室,上无片瓦栖身,下无片地耕种,在下不需依靠。阁下说得对,大夏国已成为历史,曾傲也已做完该做的,无牵无挂,逍遥自在。这样的好日子,是拜令尊所赐呢,在下真是感激不尽哪!说着,冲戴寻亮拱拱手。
这番话,将血气方刚的戴寻亮气得够呛,他呛啷一声拔出宝剑指着他,恼怒道:我不想跟你废话。把城建图交出来,否则,今天你休想活命!话音刚落,藏身在黑暗里的几个手下呼啦啦冲出来,包围了曾傲。
曾傲突然倒身下地,以一个非常常见又显得非常奇特的姿势躺好:右手手肘着地,手腕撑着头,架起二郎腿,闭上了眼睛。面对戴寻亮以及他的手下,他竟全没当回事。几个手下认为曾傲太傲慢,作势要斩杀他,却被戴寻亮阻止。戴寻亮给一个手下丢了个眼色,那人撮唇吹出一声口哨。不久,另有两个手下分别将宝剑架在真圆老僧和小沙弥脖子上,带了出来。
可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真圆老僧和小沙弥一看见曾傲那个姿势,几乎同时不顾脖子上冷飕飕的兵器,跪坐下去,口念阿弥陀佛,竟然念起经来。诵经声一起,戴寻亮只觉得脑袋在迅速膨胀,胀得他好痛好痛。再看曾傲,更是让他惊退。曾傲全身金光闪闪,一闪而没。跟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