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又见二龙
建都,或许因为这里乃富庶之地,每个朝代在此建都后,君臣几乎都醉心于享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因此每个朝代历时都不长,一个个君主走马灯似的上任,一场场繁华春梦后,又如流星般黯然陨落。因此,应天府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株花草,总是透着一种脂粉气、酸腐气、迷离气。

    曾傲想出城去附近的紫金山、幕府山,他想登高望远一下,看看整个应天府的格局。城墙还在修,估计短时间内修不好,城内的百姓却非常支持城墙修建,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去了工地,老弱妇孺竟能自发地给民夫们送茶水。元末的黑暗政治导致应天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入城后的九字策略,为他赢得了民心。

    曾傲在城内走一走还行,要想出城,那就难了,也就是在他第一次准备出城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处于监视之中。要是强行出城,武功加上智谋,或许不是难事,但他不想惹麻烦,因此,他好几次登上修建好的城墙眺望城内城外。

    曾傲不在意是否被监视,也不在意是否有危险,蓝沁雪不来劝说他的时候,他要么登上城墙,要么在街上闲逛,要么到城墙修建工地。不管他到哪里,在一个不易被察觉又能有效监视他的距离内,他总会敏感地发现监视者。他从没有戳穿监视者的举动,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品品茶、喝喝酒,跟茶馆里的老茶客们谈天说地。

    曾傲无疑已是应天府的知名人士,那一场二龙戏珠奇观,不管是不是因他而起,在经过许多人渲染后,人们都愿意将这种奇异放在他身上,因此每个人乍然看到他的时候,都觉得他满身闪光。

    这一日,天气非常闷热,没有强烈的阳光,人们依然汗水长流。知了在枝头喳喳地叫个不停,扰得人心烦意乱。江南客栈里空无一人,游客们都跑到秦淮河去了,据说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花魁赛。

    曾傲步行至秦淮河,一路上,人们一边谈论着花魁赛,一边争先恐后朝秦淮河跑,许多人忙于赶路而撞开曾傲,阻碍了他的行程。但他没有丝毫愠怒之意,每被撞一次,就会停下脚步,眯起眼睛扫视一番,嘴角边始终浮现着莫测高深的笑意。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缥缈,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流传千古。秦淮河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与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历朝秦淮风流的中心,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隋唐时期,秦淮河渐趋衰落,一度冷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时的秦淮河热闹极了,经过精心布置的画船和它们的主人一样争奇斗艳,每条船上都有一个青楼的红牌姑娘。元末官府的腐朽将秦淮河养得更加肥嫩、妖艳,明王朝建立后安抚了文人骚客的心,曾经为躲避战乱而藏在各处的青楼女子又纷纷粉墨登场,她们用莺歌燕舞、管弦丝竹、琴棋书画,迅速恢复了秦淮河昔日的繁华。

    河里,花船上不时传来鼓乐声、歌声,以及男人们的叫好声,似乎在秦淮河上泛舟,闷热的气候便不能侵袭了。沿岸,名气不够或资财不济又自命风流的文人骚客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喝茶、看舞,品头论足,打赌调笑……真是一派繁华之景,一派奢靡之气。

    朱元璋刚登基那会儿,曾下令停止秦淮河上的各种活动。但有大臣给朱元璋讲应天府的历史,秦淮河的繁华与脂粉气虽然脱不了亡国之嫌,但没有这份繁华,不能证明明王朝建立后的繁盛。大臣们的意思是,既要保留秦淮河的既定活动,又要有所节制,不让过多的达官贵人沉迷其中。因而到秦淮河消遣的大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万灵朝天简介 >万灵朝天目录 > 第十六章 又见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