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死里逃生
    第十七章

    死里逃生

    秦淮河边的茶楼,这一天异常热闹,沿河两岸垂柳依依,茶楼多半掩映在柳林中,随风飘扬的茶幡更被鼓乐声所感,在各种嘈杂的声音里摇摆不定。那些挤不上船或者说没钱上船去为某个风尘女子捧场的人,多半会选择某个茶楼临窗的位置,俯瞰河里那道流动的风景。

    曾傲并不在意一路上远远地有人跟踪,他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心意东逛逛,西走走,然后来到半日闲茶楼,到了楼上。他本想也找个临窗的位置,但未能如愿,于是在一角的空桌边坐下,要了一壶西湖龙井。他没有到窗边去看河里的景致,也不在意茶客们唾沫横飞的评点,就连一帮文人打赌下注各自议论中意的赛中的女子,他也毫无兴趣,悠然地品着茶,一副忘我之态。

    不久,又来了几个客人,正是曾傲先前在桥上看到的那几个人。他们上楼后,发现只有曾傲那一桌有空位,其中一人便走到他身边,还算客气地请他让座。曾傲侧头望着那人,没说话。为首那人连忙说算了,今天人多,将就坐吧,于是率先坐在曾傲对面。另外几人相继在他两侧坐下。

    茶倌来问客人要什么茶,那人朝曾傲的茶碗努努嘴,意思是也要那种茶。茶倌退下,那人冲曾傲笑了一下。曾傲回了他一笑,依旧没说话。

    茶来了后,那几人分别品着茶,有两个看起来长得粗鲁的人根本不是品茶,而另两个文气点的人点评着龙井茶,其中一人还吟诵起苏东坡的诗句来: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这龙井茶从杭州府来到应天府没几年,却是名声在外,真是好茶啊,好茶!

    为首那人笑道:什么样的茶到我嘴里,都是一个味,只有你们文人,喝个茶也能吟出诗来。看着曾傲,道,看先生也是文雅之人,不知对这龙井茶有何见解。

    这就是没话找话了。

    曾傲听他们带着江淮一带口音,心中有数,淡淡一笑,说: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后,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多年,辩才法师酷爱龙井茶,不过那时,龙井茶多半在寺院留存,借以款待文人雅士,凡夫俗子想饮一口,很是不易。如今,龙井茶从寺院走入民间,虽不免沾染俗世尘埃,到底也走下神坛了。依在下看来,如今的龙井茶,更具人情味吧。

    这‘龙井’二字,仅是地名吗还是意有所指为首那人立即接过了话。

    俗人要它做地名,它便是地名,要它有所指,它便有所指。

    哦先生之言似乎有弦外之音嘛。听先生口音,不像是应天府人,不知先生对几天前出现的二龙戏珠天象有何高见

    为什么是‘二龙戏珠’呢为什么不是‘二龙捧珠’

    二龙捧珠

    曾傲慢悠悠品了一口茶,道:一字之差,意义可完全不一样。就像‘井底之蛙’与‘井底之龙’,同样身处幽深井底,一个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点的天,一个却是时时准备着一飞冲天。两者思想、头脑、眼界、胸怀,千差万别,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可叹世人总会当局者迷啊!说到这里,曾傲摸出几个铜钱放在桌子上,然后站起来,冲那人拱拱手,道声告辞,随即离开。

    曾傲毫不在意哪一家青楼里的姑娘夺了魁,来时闲散,去时匆忙。他回到江南客栈,吩咐掌柜的结算住店资费,上楼进了房间。他先是收拾好了包袱,然后跟店小二要来笔墨纸砚,很快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掌柜的。

    书信是写给蓝沁雪的。曾傲将书信交给掌柜的,意思很明显,江南客栈在朝廷的监视之中,要将信尽快送到蓝沁雪手上,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果然,一个时辰不到,蓝沁雪策马奔来,在大门口将她的黑马交给店小二,咚咚咚上了楼,推开曾傲房门。看到桌子上的包袱,她才相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万灵朝天简介 >万灵朝天目录 > 第十七章 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