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_分节阅读_
    最后还是王大爷咳了两声,让自家婆娘把东西收下,然后又让人拿了些发黄的豆角跟半个南瓜塞进崔玉篮子里。

    “这豆角看着是干了,回头你剥了里面的豆子再切点南瓜,也能吃几顿稀饭。”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话,看着天色,该做后晌饭了。崔玉才赶紧拿了篮子回家去。

    回家后,李氏已经做上了饭,虎子带了三妮在炕上翻跟头玩。逗的小丫头,一个劲的拍巴掌乐呵。

    “娘,后晌时候我拿了饼子跟剩下的俩鸡蛋去王大娘家走了走。”崔玉放下篮子,见李氏进屋去拿干粮,赶紧说到。神色间,却有些忐忑跟不好意思。

    到底不是她当家呢,现在越过李氏往外送东西,估计要挨训了。

    李氏愣了一下,想到自家闺女别憋在家里这么久,也是难为她了。所以也只点点头道:“多出去串串门也好,娘顾不上你,你多跟着你王大娘学学去了婆家怎么过日子,也是好事儿。”

    “娘,您别多想,我是去问了问王大叔药材的事儿。”崔玉见李氏脸上的神情突然有些低落,赶紧上前解释道,“今儿我才知道,我挖的是野柴胡,拿到药铺里一两能卖七八文钱呢。”

    这下,李氏可就惊着了。合着自己家,现在有一百多文呢?就算她去卖柴禾,连带上她抽空接着月光熬夜绣的荷包,一个集上也不过卖十几文钱。

    呆滞了半天,她才在崔玉的唤声中反应过来。有些怀疑的看了一眼崔玉,心里只觉得有些不真实。

    “娘,您放心吧,往后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少不得,咱们埋头辛苦一阵子,还能送虎子去认字呢。”

    李氏看着崔玉坚定的表情,觉得自家闺女经历了她爹的事儿后,越发的懂事儿了。许她平日的念叨有用了,她爹真的在保佑着他们呢。

    想到这里,李氏连连说了几声好,拍着闺女的手背让她进屋歇会儿去。虽说她没追问,可也是心疼的很,毕竟哪家的孩子是天生就懂事的啊。无非是被逼的没法子了,才不得不长大。

    晚饭虽然还是简单的苞米粥跟饼子,但俩小的却因为碗里多了俩煮鸟蛋高兴的多吃了半碗。

    “玉娘,赶明就是集了,咱得起个早。”看着崔玉要刷洗碗筷,李氏赶紧拦了一下说道,“你先去收拾一下吧。”

    陈河沟离落霞镇并不算近,就算绕近道儿也有近十来里的路程,所以除了每逢一六去集市时候,村里也没人常出去。倒是陈阿婆的儿子陈二狗,在农闲时候,每两日里就会去镇上送一趟人。不为别的,路上搭一个人,可就是两文钱的进项。

    镇上赶集

    以前她家出村,也会花钱搭车。只可惜日子越过越糟心,两文钱也能掰开了花,自然也就舍不得再浪费了。

    崔玉虽然没走过十几里的山路,可也知道连着走两三个时辰,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不过一想到明日就能换钱了,她心头还是一阵热枕。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大早李氏就唤了崔玉起身。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跟着去赶集,之前总爱赖床的三妮也揉着眼睛爬出了被窝。

    正好,崔玉也觉得虎子这个大的孩子了,也不能总拴在家里,所以跟李氏打了招呼,就带了兴奋极了的俩孩子洗了脸。几口人就着温开水吃了些干粮,然后就开始往家里的独轮车上装东西。

    独轮车有些年头了,就算是卖了也不值几文钱,所以李氏当初卖房卖铺盖的时候,就把它留下了。不过亏得当时没狠下心来处理了,现在才能推着柴禾去镇上,也好过凭着一个女人的肩膀生生把压人的担子挑到十几里外去。

    崔玉也见过这种工具,在现代,北方也是常见的。不过那时候轮子是胶皮打气儿的,而不是木质的,所以推起来省力很多。而如今这个,她却没把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女当家[种田]简介 >农女当家[种田]目录 > _分节阅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