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37
片镜片全搬过来。
他的声音像冻过的钢尺,在恒温
22℃的实验室里刮起冷冽的风。
当二十三个蓝色周转箱在工作台码成小山时,年轻的工程师们才发现每个镜片边缘都用红笔标着日期
——
最早的一片画着
2024
年
1
月
5
日,正是项目启动的第一天。
看清楚这些崩边和麻点!
曾吉勇捏起一片泛着蓝紫色膜层的玻璃镜片,对着冷光源转动,镜片边缘三微米的缺口在显微镜下像道狰狞的伤疤,上个月日本专家说我们的模造工艺到不了
NA0.95,你们信吗
他突然将镜片重重按在光学平台上,指腹碾过冰凉的玻璃表面,我不信,所以今天谁也别想下班,除非能在镜片上找到让光线听话的办法。
凌晨五点,核心成员们围着自动对焦测试台熬红了眼。
当第
38
版光学设计方案的解析力数据再次卡在
2800LWPH
时,负责算法的老陈揉着太阳穴叹气:曾总,要不试试放宽畸变公差行业标准允许
2.5%……
我们才是行业标准,是做能让自动驾驶看清
200
米外锥桶的镜头!
曾吉勇突然扯开白大褂,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联创工服,袖口处
精益求精
的刺绣已经磨得发毛,
三年前咱们啃下
400
万像素时,你忘了在车间蹲了三个月调偏心的日子
他猛然转身,在白板上用红笔重重画出光学系统的光路图,笔尖在非球面镜片位置戳出沙沙的响声:问题就在这里
——
模造玻璃的应力分布!
抓起手机拨通工厂夜班主管的电话,马上把
2
号模压机的压力曲线导出来,从上周三到现在,每秒数据都要!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实验室的百叶窗时,曾吉勇盯着压力曲线与
MTF
值的关联模型突然笑了
——
在
0.3
毫秒的压力波动区间里,终于捕捉到了应力不均的规律。
他扯过旁边的实验记录本,用潦草的字迹写下
梯度压力补偿
六个字,纸页上还留着三天前的泪痕
——
那是他在报废单上签完字后,不小心滴落的。
小赵,把补偿参数输入模压机,老陈,畸变算法按这个曲线修正。
他的声音哑得像砂纸,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中午前我要看到第
20
版样片,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达标,是让每个像素都经得起
100
倍放大。
下午两点,积分球的光斑终于在测试报告上投出完美的高斯分布。
曾吉勇盯着显微镜里清晰的分辨率靶标,手指轻轻摩挲镜片边缘
——
这次没有任何瑕疵。
他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三年前项目启动时的照片:二十几个工程师挤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背后的白板上写着
800
万像素,死磕到底。
伯庸(韩盛龙),这次我们成了!以后车子想看清前方200米内的障碍物,就得用联创电子的800万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