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卧龙隐雷

    建安十二年的暮春,隆中草庐外竹影婆娑。一阵山风掠过,檐角铜铃骤然作响,惊得案头松烟墨汁泼出半寸。诸葛亮未动,只将狼毫悬在《九州舆图》的荆州二字上,墨迹蜿蜒如蛇,缓缓爬向益州边界。

    草帘忽地掀起,书童阿迟抱着一卷湿漉漉的竹简闯入:先生!水镜先生捎来的密信浸了山泉……话未说完,诸葛亮已拂袖按住竹简裂纹。帛布夹层间渗出暗红,竟是半幅染血的《洛神赋》——昨日才从许都传抄来的新词。

    子桓公子文采风流,可惜血沾墨香,终究不祥。他将残帛投入炭盆,火舌倏地蹿高,映得眉间阴翳如卧蚕蠕动。阿迟缩了缩脖子,总觉得先生今日束发的青檀簪格外冷硬,像柄未出鞘的剑。

    三更梆子响过,后山传来裂帛般的琴音。诸葛亮执灯循声而去,见水镜先生司马徽正在断崖抚琴,七弦俱染夜露。孔明可闻金戈声琴锋陡转,一根商弦应声而断。东南天际红光隐现,竟是襄阳城方向腾起狼烟。

    暴雨突至时,草庐传来重物坠地声。诸葛亮疾步折返,见阿迟昏倒在翻倒的药柜前,满地当归、川芎间斜插着半截断箭,箭镞刻着扭曲的蝌蚪文——与三日前博望坡那具黑衣刺客额间刺青如出一辙。

    好一招投石问路。他碾碎箭杆上附着的黄栌叶,这种只长在江东崖壁的植物,叶脉却浸着益州特产的朱砂。窗外炸开惊雷,照亮书架暗格中半开的漆盒,里头《隆中对》竹简缺了最关键的一卷,取而代之的是块双鱼玉佩,鱼目嵌着辽东产的东珠。

    雨幕里忽有马蹄声逼近。诸葛亮握紧羽扇骨节,扇柄暗藏的机簧咔嗒轻响。来人在丈外勒马,斗笠下传来雌雄莫辨的笑:刘皇叔已过新野,诸葛先生还要等第几场东风

    竹涛声吞没了应答。草庐烛火骤灭,唯剩案头《梁父吟》残稿被风掀起,露出夹缝里密密麻麻的算筹符号——若是精通兵法者细看,当识得这是改良后的八阵图,阵眼处却标着邺城铜雀台的方位。

    第二章

    新野烬

    刘备勒马时,燎原火正舔舐新野城楼。他怀中《衣带诏》副本烫得胸口生疼,这卷从许都皇宫夹墙里抢出的血书,此刻竟与三十里外草庐的炭盆遥相呼应。关羽忽将青龙刀横转,刀面映出城垛阴影里半张鬼面——与三日前截杀他们的黑衣刺客装扮一模一样。

    大哥小心!张飞蛇矛尚未掷出,那黑影已化作纸灰飘散。空气中残留的硫磺味,让诸葛亮月前所赠的《火攻十二诀》在鞍袋里微微发烫。刘备攥紧缰绳,突然明白那夜草庐烛火为何倏然熄灭:卧龙早算到这场火,却任其烧穿半座城池。

    二十里外隆中,诸葛亮正用断箭镞挑开双鱼玉佩。东珠坠地刹那,辽东口音的死士从梁上栽落,喉间插着羽扇激发的三棱针。曹司空连公孙瓒旧部都收入麾下了他碾碎死者衣领夹层的鱼胶,这提炼自渤海湾的黏物,此刻正黏着半片益州特产的枸酱叶。

    阿迟抱着染血的《梁父吟》残稿冲进来时,诸葛亮刚在沙盘插下第六面小旗。代表江东的赤旗突然自燃,火苗沿着掺了夷陵磷粉的沟渠直扑代表荆州的青旗。东吴细作换了火药配方。他羽扇轻摇,沙盘底部暗藏的机括翻转,露出铜雀台地宫结构图——某个标注八门金锁的位置,赫然画着改良后的八阵图阵眼。

    新野废墟中,刘备踩到半截焦黑的琴弦。这根浸泡过牦牛筋的商弦本该坚韧,此刻却脆得像枯枝。他忽然想起十年前洛阳城破时,水镜先生曾在灵帝的焦尾琴上弹过同样曲调。东南风卷着灰烬扑来,其中一片未燃尽的桦树皮上,蝌蚪文刺青的残迹正与铜雀台地砖纹路吻合。

    将军请看这个。孙乾递上从瓦砾中刨出的青铜匣,里头《隆中对》缺失的竹简浸泡在朱砂水里,字迹已晕染成益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魔幻诸葛亮简介 >魔幻诸葛亮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