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一个小姑娘才刚毕业没几年,说着说着竟然哭了出来,当初启明招聘说的可好,什么每年都评估晋升,可实际上在启明,光好好工作不会汇报不讨好老板根本晋升不了,我妈去年生病我请了一礼拜的假期,我老板居然反问我你家是没别人了吗,非得让你回家照顾
这下更是令其他几个启明员工共鸣,我爷爷去世我要请丧假,我们老板死活不肯放我走,后来我才知道,那几天他儿子小升初,他想让我帮他儿子去排队递资料。
而且刚入职的时候启明还说五险一金正常缴纳,可实际上,我在B市却给我缴纳Z市的最低社保,入职的前半年,连最基本的社保医保都没有,我那会儿生病都没处报销,实在离谱!
我和团队帮他们主张社保公积金的索赔,以及公司在背调时给他们几人说坏话,实则对他们的名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也要一起进行维权。
这几人的简历我也看了,一水的名校毕业,在启明的项目也做的漂亮。
我把简历交给了我司人才库,告诉他们一旦有岗位空出,会优先联系他们。
而这场维权,我并不打算藏着掖着,直接找了几家新闻媒体,大肆宣扬。
这下启明集团再腾不出手来使那些恶劣的小动作,光是应对这些新闻媒体的各路采访和劳动稽查大队的询问,已经足够他们头疼的了。
在此基础上,我还隔三岔五让员工打12345投诉启明集团消防不合格,机缘巧合下坏了他们不少合作,最后我司渔翁得利,几个月收益涨幅相当可观。
14、
几个月后的行业研讨会上,我带领团队将我们最新的数据分析模型向业界进行展示,获得一众好评。
刚下演讲台,就有不少合作意向伙伴就将我环绕其中,希望我就公司最新模型展开讲讲。
还没等我开口,一道带着讥讽的男声响起:原来这就是智威集团的陈总啊,百闻不如一见,真是久仰大名。
我的目光顺着声音看去,落到他胸前的铭牌上,上面赫然四个大字,启明集团。
原来是启明的研发兼数分负责人,王珂。
我挑眉一笑,四两拨千斤:王总的大名我倒是头一回听说,听闻贵公司员工流动率极高,平均工作年限不足0.8年,请问王总是何时加入的启明,我竟不知道
王珂恼羞成怒,可我嘴还没停。
不过也是,启明还是个相对年轻化的公司,前两天听说个乐子,说启明集团对外招聘人事专员,刚性要求是必须快速上手员工的入职和离职工作,但好像都不知道要如何帮员工办理退休哎。
我转头看向身边一众未来合作对象,笑盈盈道:大家想必了解,智威集团虽然前段时间因架构调整裁员,但已经成立将近20年,平均员工年限在7.8年,很多合作都是老带新,老员工熟悉模式,新员工懂得创新,所以效果极好。
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和各位合作。
……
年底总部述职时,集团CEO问我怎么看待这次和启明集团的商战。
我想了想,道:工作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知道商战居然如此低端。
会场上大佬们低低笑了起来。
因为我的话,原本严肃紧张的气氛也顿时轻松了不少。
CEO继续追问:展开讲讲。
启明集团使的那些把戏和小女孩扯头花差不多,但从这件事情,我也忽然意识到,公司员工招聘光看阅历是否丰富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时刻看的是人品,在公司里,我们是可以依靠完善规章制度,组织人才培养,以员工满意度优先,来提高员工的道德底线的,而这些都将是我升职后非常关键的工作板块之一。
述职后回北方大区的路上,忽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