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说明情况后,状子很快写好了。腊梅娘付了钱,头顶状子就进了夷陵衙门。
知县姓刘,刚从外地调到夷陵任职。刘知县升了大堂后,问明了案情,又看了状子,不由得大怒:来人!速速把那个目无王法的朱天域捉拿归案!说着,他伸手就从签筒里摸令签,不料被一旁的县丞摁住了。县丞叫了声大人,就附在刘知县耳边嘀咕了起来。只见刘知县边点头边嗯嗯着,脸上的怒气也逐渐烟消云散了,最后,他转过头对腊梅娘说:这位民妇,你状告朱天域逼死你女儿张腊梅之事非同小可,本官也不敢儿戏,不知你可有人证物证啊
腊梅娘声泪俱下:大人啊,
我闺女的尸首躺在他朱天域家就是物证,朱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人证啊!
刘知县脸色稍显不悦,说道:笑话!你顺口一说,本官就得把朱府上下全抓来审问吗
腊梅娘磕头如捣蒜:青天大老爷,小民实在冤枉啊!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说的句句属实啊
……
随知,刘知县一拍惊堂木:大胆刁妇,公堂之上明镜高悬,岂容你胡搅蛮缠!来人,把她给我轰出去!
几个衙役不容分说,连推带搡地就把小翠娘轰了出来。
腊梅娘哭着对候在外面的几个亲戚朋友一说,大伙儿一时也没了主意,只能边走边商量。
路过之前写状子的条案时,那位讼师打听结果,腊梅娘又从头至尾说了一遍。诉师沉吟片刻,突然一拍脑门儿道:想起来了!那朱天域是县丞老婆的舅舅,难怪、难怪!
他说完又觉失口,忙掩饰说:我也是听人瞎传,不一定准确,就当我没说,就当我没说!
一个亲戚反应快,忙作了个揖,说:先生多虑了,我们啥也没听见。您看我们这事下一步该怎么走还望先生不吝赐教!该花的银子我们一定奉上。
讼师压低声音说:按理你们应该上告到宜昌府,可咱知县老爷曾在那里当差,刚调过来的,还通着气呢!你们倒不如直接上京城告御状,不过这状子还得润色一下,不过,这润笔费嘛还得再出。
腊梅娘刚要说应该给,就听有人喊:朱大财主给他爹送‘新媳妇’去了!快走哇,看热闹去!侧耳细听,远处果然传来了送亲的喇叭声。腊梅娘浑身一哆嗦,咧开嘴又哭上了。几个亲戚架着她,朝着吹喇叭的方向追了过去。
data-faype=pay_tag>
等腊梅娘他们追上送阴亲的队伍时,已经到了城北竹楼山脚下的朱家坟地了,朱天域正指挥人要挖朱温的坟墓,准备将张腊梅的棺材也放进去,与他爹完婚。腊梅娘一见闺女的棺材,像疯了一样扑上去,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腊梅啊!
我苦命的孩子呀……
朱天域忙命人将腊梅娘拖开,腊梅家的那几个亲戚也急眼了,嚷道:你们朱家财大势大,也不能无法无天,看你们谁敢动,我们今天豁出命了也要跟你们斗到底!
周围看热闹的也都议论纷纷:老朱家仗着有钱有势,欺人太甚了!是呀,真缺德,连死人都不放过!
朱天域自知理亏,故作理直气壮:你们知道个啥!我爹就是她家人害死的,让他们赔钱赔不起,现在让她家丫头的尸体给我爹配个阴婚,这有啥大惊小怪的啊朱府的家丁们在一旁助威:对,人死账不烂!跟我们老太爷配阴婚,算她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此时,腊梅娘趴在棺材上已经泣不成声了,她家的亲戚就将老朱家如何逼债、怎样害死腊梅的经过
原原本本地对大伙儿诉说一遍。朱天域大喊大叫着说老张家无凭无证、血口喷人;腊梅娘也缓过劲儿来了,骂老朱家仗势欺人、伤天害理。就这样,两家人各说各的理,相持不下。
看热闹的人心里都倾向于老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