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析了多个广告案例,讨论如何将这种真实感融入创作。李杨的笔记本上很快记满了苏雅随口说出的精彩见解,比如情感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以及冲突不在于事件大小,而在于对人物的意义。
不知不觉,窗外已经暗了下来。李杨的肚子发出一声响亮的抗议,两人同时笑了出来。
我该回去了。苏雅开始收拾文件,今天很有收获。
等等,李杨站起来,你帮了我这么多,至少让我请你吃晚饭吧。
苏雅看了看手表:其实...我冰箱里什么都没有,本来打算叫外卖的。
我也是。李杨挠挠头,要不我们一起去超市我厨艺一般,但煮个意面还是没问题的。
苏雅眼睛一亮:你会做饭
基本生存技能水平。李杨谦虚地说,实际上他为了前女友专门学过几道菜。
二十分钟后,他们站在小区超市的生鲜区前。苏雅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着李杨熟练地挑选西红柿和罗勒叶。
我以为作家都靠泡面为生。她调侃道。
偶尔也需要补充维生素。李杨把一把新鲜的菠菜放进购物车,你有什么忌口吗
不吃胡萝卜,其他都可以。苏雅拿起一瓶红酒,这个配意面不错。
结账时,两人争着付款,最终决定AA制。回到李杨的公寓,苏雅主动请缨帮忙备菜,两人在狭小的厨房里默契地配合着,偶尔手臂相碰,却都假装没有注意到。
晚餐比预想的要成功得多。李杨的番茄肉酱意面获得了苏雅的高度评价,而苏雅拌的沙拉也意外地美味。红酒让两人的脸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晕,谈话也从创作技巧转向了更私人的话题。
你为什么选择做广告文案李杨问,你的见解很独到,完全可以写。
苏雅转动着酒杯:我大学确实写过一些东西,甚至有个小博客。但现实点说,写作养不活自己。她耸耸肩,广告至少能保证稳定的收入,还能发挥一点创造力。
我能看看你写的东西吗
苏雅犹豫了一下:都是些幼稚的文字...
拜托李杨做出恳求的表情,作为你今天帮我这么多的回报
苏雅叹了口气,拿出手机操作了一会儿:发给你了。大学时的诗歌博客,别笑话我。
李杨立刻打开链接,快速浏览起来。随着的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这些文字确实青涩,但有一种原始的力量和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描写城市孤独感的几首,几乎刺痛了他的心。
这些很棒。他真诚地说,特别是这首《地铁上的陌生人》,你捕捉到了那种...现代人之间的亲密与疏离。
苏雅惊讶地看着他:你真的读懂了。我爸妈看了就说写这些有什么用,不如考公务员。
父母都这样。李杨感同身受地笑了,我辞职专心写作时,我爸三个月没跟我说话。
两人相视一笑,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理解。不知不觉,一瓶红酒已经见底,时间接近午夜。
我该走了。苏雅站起身,突然晃了一下,李杨赶紧扶住她的手臂。
你没事吧
只是有点头晕。苏雅笑了笑,看来我酒量退步了。
李杨坚持送她到对门。在苏雅掏钥匙时,他看到她的手指微微发抖,于是轻轻接过钥匙帮她开了门。
谢谢今天的晚餐...和所有。苏雅站在门口说,灯光下她的眼睛格外明亮。
应该是我谢谢你。李杨递回钥匙,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掌心,一阵微妙的电流似乎穿过两人之间,明天...你还来吗
苏雅歪着头想了想:如果你需要的话。
我需要。李杨的回答比预想的要快,声音里的急切让他自己都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