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致远楼317室,但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李教授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实验小组的其他成员各自回到了正常生活,但我能感觉到每个人都隐藏着什么。王志强辞去了研究助理的工作,张明转到了其他实验室,刘芳调到了校外的研究机构。而我,成了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对这个谜团念念不忘。
毕业前,我在整理个人物品时,发现了自己记录的实验笔记。翻到最后几页,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笔迹出现了变化,有些页面的字迹与平时不同,更潦草,更匆忙。更令人不安的是,最后几页记录了一次我完全没有印象的实验。
笔记中写道:实验体表现出极度痛苦,声称它们正在觉醒。李教授决定加大能量输入。突然,所有电子设备失控,示波器显示出清晰的人形轮廓。李教授惊恐地喊道它们已经来了,然后...然后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震惊地看着这些文字。那晚的记忆出现了大片的空白。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6:重返实验室
收到那封神秘信件后,我决定重返校园,解开这个困扰我多年的谜团。致远楼317室已经被封锁多年,但我设法从一位老校工那里借来了钥匙。
推开尘封已久的门,熟悉又陌生的气味扑面而来。实验室里的设备大多还在原位,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只有那个铜线装置被移走了,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支架。
我走到实验台前,翻找抽屉。在一个隐秘的夹层里,我发现了一本被遗忘的实验日志——李教授的私人记录。
日志记载了实验的真正目的:李教授相信量子纠缠与人类意识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他的实验是为了探索这种联系。他推测,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类意识可以通过量子纠缠回声的方式与其他时空的意识交流。
如果成功了,日志中写道,我们将能够与过去甚至未来的意识对话。但风险在于,我们可能会打开一扇我们无法控制的门。
最后几页记录了一次失败的实验。李教授提到,实验中接收到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但那个信号似乎来自另一个存在的意识。随后,实验设备失控,示波器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人形轮廓。
那不是我们世界的人,李教授写道,它的意识波动远超人类范畴。它通过回声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们回来了。
日志的最后一页是一幅草图,一个人形轮廓,周围环绕着奇怪的符号。在人形下方,写着第三类观察者。
7:地下档案
回到公寓,我开始调查李教授的过去。通过大学档案馆,我发现李教授曾在欧洲参与过一个高度机密的量子物理项目。该项目涉及军方资金,研究细节从未公开。
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发现二十年前,李教授的导师,一位名叫陈明的物理学家,在一次类似的实验中神秘失踪。那次实验同样涉及量子纠缠与意识研究。
第二天,我拜访了刘芳。她现在已经是一家研究所的主管,但对过去的事情仍讳莫如深。
那次实验出了差错,她最终承认,李教授太急于求成了。他想要证明自己的理论,却没有考虑到潜在的危险。
什么危险我追问。
量子意识研究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要主动向未知意识发送信息,刘芳严肃地说,李教授违反了这一原则。他认为回声只是被动接收,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双向沟通。
所以,你们接收到的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刘芳摇头,但李教授相信那是另一种形式的意识,不是来自这个宇宙的。
离开刘芳的办公室后,我决定去拜访张明。他现在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
那次实验之后,我退出了物理学领域,张明坦言,我意识到我们正在玩弄超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