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丝竹悦耳。秦淮河畔最负盛名的揽月楼里,好戏正上演。台上,水袖翻飞,唱腔婉转,演的是一出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
台下,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青衫书生。书生约莫二十年纪,面容俊秀,气质儒雅,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愁绪。他叫顾希文,家道中落,寄居在远房亲戚家,苦读诗书,只盼着能一朝高中,重振家门。
他并非专程来听戏,只是路过时被那哀婉的唱腔吸引,进来暂歇片刻。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戏台,却在看到那扮演悲情女主角的花旦时,微微一怔。
那花旦身段婀娜,容貌清丽脱俗,尤其是一双眼睛,即使隔着厚厚的油彩,也难掩其中的清冷与哀愁,仿佛藏着说不尽的故事。顾希文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和心疼涌上心头。
这位姑娘是……他忍不住向邻座的茶客打听。
哦,你说的是揽月楼的台柱子,红袖姑娘啊!歌喉婉转,舞姿动人,不知迷倒了多少王孙公子!茶客笑着道,不过啊,听说这红袖姑娘性子冷得很,卖艺不卖身,多少人想一亲芳泽都吃了闭门羹呢!
红袖……顾希文默念着这个名字,目光再次投向台上。
戏台上,正演到女主角被负心汉抛弃,含冤而死的场景。红袖眼角滑落一滴清泪,那眼神中的绝望与悲戚,深深刺痛了顾希文的心。他感觉自己的心口也跟着抽痛起来,仿佛曾亲身经历过这般的生离死死别。
一曲终了,满堂喝彩。红袖敛衽谢幕,转身退入后台。顾希文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久久无法回神。
接连几日,顾希文都如同鬼使神差般来到揽月楼。他不为听戏,只为能远远地看红袖一眼。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与她云泥之别,不敢有任何奢望,但那份莫名的牵引,让他无法自拔。
后台,卸下钗环戏服的红袖,恢复了清冷素净的模样。她本名……早已不记得了。只知自己是个孤女,被戏班收养,取名红袖。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学戏很快,很快便成了台柱子。但她并不喜欢这迎来送往、强颜欢笑的生活。她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心中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遗失了。
她时常会做一个模糊的梦,梦里有金戈铁马,有漫天黄沙,还有一个看不清面容、却让她心痛窒息的男子身影。
红袖姐,外面那位顾书生又来了。小丫鬟进来禀报。
红袖透过后台的帘子缝隙,看到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的青衫身影。不知为何,每次看到他,她心中那份空落落的感觉,似乎就能减轻一些。他的眼神,总让她觉得熟悉又心安。
知道了。红袖淡淡应了一声,心中却泛起一丝涟漪。两个在各自命运轨迹中挣扎的灵魂,因着前世残存的羁绊,在这江南烟雨中,再次相遇。只是,伶人与书生,注定是一场难以跨越身份鸿沟的奢望。
第三十一章
赎身之诺,微光乍现
顾希文对红袖的痴迷,渐渐成了秦淮河畔公开的秘密。有人嘲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有人感叹他一片痴心。顾希文不为所动,依旧每日到揽月楼报到,默默守护。
红袖起初是回避的。她见惯了男人的虚情假意,不相信这世间会有无缘无故的深情。但顾希文的坚持,他的与众不同,渐渐打动了她。他从不像其他客人那样对她动手动脚,眼神清澈,只带着欣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
一日,顾希文又在楼下等她散场。红袖犹豫再三,还是走了过去。
顾公子。她轻声道。
顾希文没想到她会主动与自己说话,一时有些手足无措:红……红袖姑娘。
公子每日来此,所为何事红袖看着他,眼中带着探究。
我……我只是想看看姑娘。顾希文有些窘迫,但还是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