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玉佩,冷笑连连。幽王想借褒姒失踪之事激起诸侯对他的不满,这手段比其父周宣王高明多了。
次日朝会,周幽王当众哭诉爱妃被掳,矛头直指申国。张兵冷眼旁观这场表演,直到幽王突然话锋一转:摄政大人,寡人欲发兵申国,您意下如何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在逼张兵表态——若同意,则与申国开战;若反对,则显得懦弱无能。
王上圣明。张兵缓缓起身,申国无礼,理当讨伐。臣请亲率王师出征。
幽王显然没料到这个回答,一时语塞。虢国余党见状,急忙出列反对:摄政身系国政,岂可轻离不如派他人...
哦张兵锐利的目光扫过群臣,那诸位以为谁堪此重任
无人敢应。最终,幽王只得同意张兵领兵。但张兵清楚,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离开镐京前,张兵秘密召见了郑国使者。告诉郑伯,寡人要送他一份大礼。他递过一封密信,但需他帮个小忙...
春雪初融时,张兵率三万大军向申国进发。行军途中,他故意放慢速度,每日只行二十里。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严密监视镐京动向。
果然,大军出发第五日,探马飞报:幽王暗中调集王畿守军,准备突袭秦军后方!
君上神算!蒙骜佩服不已,现在怎么办
张兵展开地图:按原计划,分兵两路。你率主力继续佯攻申国,我带轻骑回师。
当夜,张兵亲率五千精锐铁骑,星夜兼程返回镐京。与此同时,郑国军队按照密约,突然出现在王畿边境,牵制了幽王的部分兵力。
黎明时分,秦军铁骑如神兵天降,突袭了正在集结的王师。周幽王措手不及,仓皇逃往骊山行宫。张兵不紧不慢地追击,故意留出一条生路——他需要幽王活着,但必须彻底摧毁其反抗能力。
骊山脚下,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斗打响了。幽王临时拼凑的军队根本不是秦军对手,不到半日就全线溃败。绝望中,幽王点燃烽火台,向诸侯求援——但除了几个亲信小国,无人响应。
看到了吗这就是天命所归。张兵站在被俘的幽王面前,声音平静,周室气数已尽,何必垂死挣扎
幽王面如死灰:你要杀我
不。张兵摇头,我要你活着,亲眼看着新时代的到来。
战后清算异常迅速。虢国余党被一网打尽,申侯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割让五座城池。而周幽王则被保护性软禁在镐京,所有政令必须经过摄政府盖章。
处理完这些,张兵终于回到阔别半年的雍城。王姬瑶抱着儿子在宫门迎接,眼中含泪。
夫君...她欲言又止。显然已经听说了镐京的变故。
张兵接过儿子,轻抚妻子秀发:放心,我不会伤害王兄。但他必须明白,这个天下已经变了。
五岁的嬴康好奇地摸着父亲的脸:父侯,镐京大吗
很大。张兵亲了亲儿子,但将来,父侯会给你一个更大的都城。
当晚的家宴上,张兵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立嬴康为世子,并为他挑选了三位老师——嬴虔教治国,蒙骜教兵法,还有一位来自齐国的学者教文治。
康儿才五岁...王姬瑶有些担忧。
正因如此,更要早做准备。张兵意味深长地说,他要继承的,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秦国。
接下来的五年,张兵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内政建设和继承人培养上。他改革官制,统一度量衡,修建贯通全国的道路网。最引人注目的是,秦国率先实现了铁制武器的全面列装,军事实力远超其他诸侯。
嬴康十岁生日那天,张兵带他登上新建的望楼。远处,渭水两岸良田万顷,炊烟袅袅;近处,雍城街道纵横,商旅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