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却因为雾气太浓看不真切。
石头!回家吃饭了!母亲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石头拍拍裤子上的尘土,把剩下的半块饽饽小心包好放进兜里,慢悠悠地往家走。
回家的路上,他经过村里的供销社。门口贴着新到的《人民日报》,几个村民围在那里议论纷纷。石头隐约听到朝鲜局势之类的词,但大人们一看到他就停止了交谈。
石头,又去江边玩了村里的老支书李大爷笑眯眯地问。
嗯,和二嘎子比赛打水漂。石头点点头,心里却惦记着刚才听到的只言片语,李大爷,报纸上说什么了是不是朝鲜那边有什么事
李大爷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小孩子别打听这些。快回家吧,你妈等着呢。
石头撇撇嘴,继续往家走。他知道大人们总是这样,一谈到对岸的事情就神神秘秘的。但边境上的孩子从小就知道,鸭绿江两岸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每当对岸有什么风吹草动,这边很快就会感受到影响。
家里的土坯房冒着炊烟,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父亲坐在门槛上修理渔网,看到石头回来,抬头笑了笑:又去江边了
嗯。石头蹲在父亲身边,看着他灵巧的手指穿梭在渔网间,爸,你说对岸的朝鲜小孩上学吗他们学些什么
父亲的手停顿了一下,眼睛望向江对岸:应该也上学吧。听说他们学的东西和我们差不多,就是语言不一样。
那他们...石头还想问什么,却被母亲打断。
吃饭了!你们两个别蹲在那里嘀嘀咕咕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野菜粥走出来,石头,去洗洗手。
饭桌上,父母低声交谈着,石头竖起耳朵偷听。
听说边境要加强了...母亲忧心忡忡地说。
嗯,今天公社开会说了,要增加巡逻。父亲的声音压得很低,最近对岸不太平...
石头的心猛地一沉。加强巡逻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两岸的交流会变得更加困难,金顺子阿妈尼可能再也不能和对岸的亲戚隔江喊话了,而他也很难再看到那个朝鲜男孩的笑容。
吃完饭,石头借口去找二嘎子,又溜到了江边。雾气已经散去,阳光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对岸的孩子们不见了,只剩下几个朝鲜妇女在洗衣服,她们用木棒敲打衣物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
石头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从兜里掏出剩下的饽饽慢慢吃着。忽然,他注意到江面上漂来一个奇怪的物体——那是一个小木盆,随着江水起伏,正朝这边漂来。
石头眯起眼睛仔细看,心跳突然加速——木盆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他扔下饽饽,沿着江岸追了过去。随着距离拉近,他终于看清了——那不是什么物品,而是一个蜷缩在木盆里的小女孩!
有人落水了!石头大喊着,同时飞快地跑向最近的渔船。那是村里张大爷的船,平时就拴在岸边。石头顾不上多想,解开缆绳就跳了上去。
划船对石头来说不是难事,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江上捕鱼。但此刻他的手却在发抖,心跳快得像要蹦出胸膛。木盆在江心打着转,随时可能翻覆。
坚持住!我来救你!石头用尽全力划桨,尽管知道对方可能听不懂汉语。
木盆里的女孩似乎已经昏迷,一动不动地蜷缩着。当石头终于靠近时,他倒吸一口凉气——女孩穿着朝鲜传统的白色衣裙,脸色惨白,嘴唇发紫,显然是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江水中导致的。
石头小心翼翼地伸手抓住木盆边缘,将它拉向渔船。就在这时,女孩突然睁开眼睛,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她的眼神涣散,显然已经神志不清。
别怕,我救你上去。石头轻声说,尽管不确定对方能否听懂。他一手稳住木盆,一手试图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