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程铮沉默了一会儿:不后悔

    不后悔。许楠坚定地说,我找到了更值得记录的故事。

    吃过早饭,程铮去部队汇报任务,许楠则去了文化活动中心。文艺队的排练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守望》的雏形渐渐清晰。

    许楠!小张兴奋地跑过来,政治处通知,下个月的军区汇演把我们报上去了!

    许楠惊讶地看向苏梅,后者笑着点点头:王主任推荐的。看来我们的节目通过审查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振奋不已。军区汇演是大型活动,能在那里表演意味着认可和荣誉。

    那我们得加紧排练了!许楠拍拍手,从今天开始,每天增加一小时练习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许楠白天采访、写作,晚上和文艺队一起排练。程铮任务归来后工作也很多,两人经常只能在深夜短暂相聚。但不同于以往的疏离,现在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理解。

    《强军报》第一期专栏发表后,反响超出预期。许楠收到了许多军属的来信,感谢她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赵部长甚至提议把专栏扩展到军区网站上,增加视频采访内容。

    与此同时,文艺队的《守望》也日臻完美。苏梅的编舞朴实却感人,小张的古筝演奏如泣如诉,其他军嫂的表演也越来越专业。许楠负责的旁白部分,字字句句都来自真实采访,直击人心。

    汇演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彩排结束后,军嫂们聚在一起互相打气。

    明天就是我们的大日子了!小张激动地说,我老公说他们全连都要来看呢!

    我紧张得手发抖,另一位军嫂说,万一明天出错怎么办

    许楠拍拍她的肩:别想着台下的人,就当我们是为自己的丈夫表演。他们看得懂我们的心意。

    苏梅赞同地点头:这些年我们默默支持他们,明天,该让他们看看我们的世界了。

    回到家,许楠发现程铮正在熨烫自己的军装。

    明天要穿她好奇地问。

    程铮点点头:旅长命令全体没任务的军官出席汇演,特别要求正装。他顿了顿,他说...要看看你们文艺队的节目有多精彩,值得王主任这么大力推荐。

    许楠突然紧张起来:全旅军官都来

    别担心,程铮罕见地开了个玩笑,他们比新兵好对付,至少不会起哄。

    第二天,军区大礼堂座无虚席。前排坐着各级首长,后面是整齐划一的军官队伍,家属区则坐满了军嫂和孩子。许楠从后台偷看,发现程铮坐在第三排,身姿笔挺,表情严肃。

    紧张吗苏梅走到她身边问。

    许楠点点头:比第一次见客户还紧张。

    记住,今天我们不只是表演,苏梅轻声说,我们在讲述所有军嫂的故事。

    主持人报幕后,灯光暗了下来。音乐响起,许楠走到舞台中央的麦克风前,开始了她的旁白: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三十年前,一个年轻的舞蹈演员送别了她的新婚丈夫,一位即将奔赴前线的排长...

    随着她的讲述,舞台上的故事徐徐展开。苏梅饰演的军嫂从青春少女到中年妇女,再到白发老人;小张的古筝时而激昂时而哀婉;其他军嫂们用肢体语言诠释着等待中的喜怒哀乐。

    当最后一幕,白发苍苍的军嫂与同样年迈的军人相拥时,许楠的声音微微颤抖:

    这一抱,跨越了三十年的分离与守望。军功章上有军人的血,也有军嫂的泪...

    音乐停止,全场寂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楠看到前排几位首长悄悄抹眼泪,更让她惊讶的是,程铮的眼角也闪着光。

    演出结束后,赵部长亲自上台祝贺,宣布文艺队获得本次汇演特别奖,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娇妻被迫随军简介 >娇妻被迫随军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