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办完丈夫的丧事,头七还没过呢,儿女就吵着要分赔偿款,老奶奶已经心寒到了极点,却又始终没法对自己的孩子狠下心。
最后,老人给女儿分了30万,给儿子分了20万,她一直觉得亏欠女儿,所以给女儿多分点,想尽力把这碗水端平。
儿子看我分给女儿的比给他的多,更加埋怨我了。老人老泪纵横道,女儿也不满意,她说就算这50万都给她也比不上给大哥的多。
冥夕抿唇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自私的性格已经养成,无论你给多少他们都会觉得不公平。
老人:……
老人在儿子儿媳的埋怨中过了一年,女儿也从不来看望她。
三天前,儿子把老人赶了出来,让她去女儿家养老,老人去了女儿家,女儿以嫁人了,在婆家为由,拒绝给老人开门。
老人就这样在儿子女儿家来回走了三天,夜晚也宿在外面。
老人在死之前,女儿还开门骂道:这是我婆家,我收留不了你,你给了大哥大嫂那么多钱,房子也给了他们,理应由他们养你,滚出我家,不要再来找我了。
说完,砰一声,女儿把门摔上,差点砸到老人的鼻子。
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杂草边,走了三天,中暑加上饥饿,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
所以才有了刚才看到的老人的鬼魂按照生前轨迹行走的一幕。
以前是我太无私了,什么都给孩子做好,才会把孩子养得这般自私。老人悲伤道,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惯子如杀子,说句难听的,孩子的自私都是你一手惯出来的。冥夕说道。
陈篱接着道:也不一定,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自私,不管大人怎么做,最后结果也是一样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悉心教导,自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然而,即便付出诸多心血,也有可能养出较为自私的孩子。
与之相反,有些父母就像故事里那位老奶奶一样,对孩子宠爱有加。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孩子心里记着父母的疼爱,长大后会加倍孝顺父母。
同样的教育方式运用在不同孩子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
比如,太过勤快的父母,有可能培养出懒惰的孩子,但也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让孩子同样养成勤劳的品质。
这就如同在学校里,同一个老师授课,学生们的成绩却有好有坏;同一对父母养育的孩子,性格也各有差异。
这便是教育中常说要因材施教的原因,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鲜明的个体独特性,所以教育孩子必须要找准方法,有的放矢地引导。
就拿罚抄这件事来说,不同孩子的反应截然不同。
有的孩子能在罚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同时深刻记住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有的孩子却在罚抄过程中,对相应学科产生更强烈的反感,导致这门学科的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变差后又会面临更多罚抄,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要先解决现下的问题。
冥夕拿出来到人间买的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
没多久,警笛声由远及近的响起,街坊邻居们听到声音也过来凑热闹了。
警察到了,敲开老人女儿王莹莹的家门,王莹莹打开门强装镇定的问道:警察同志,这是怎么了
警察冷笑:你涉嫌遗弃罪,不赡养你的母亲,导致你母亲死亡,现依法对你进行逮捕!
王莹莹慌了,大热天的,她却颤抖个不停:我母亲有我哥嫂赡养,我母亲给哥嫂的财产比给我的多,理应由他们抚养我母亲,更何况我是嫁出去的女儿,不需要赡养父母,你们抓我干什么,要抓就抓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