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太少。如果可以,许瓷愿意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

    王锦程回新京路上,想了不少理由来约许瓷见面,结果落地还没付诸实践就看见了苟寻的朋友圈。

    上面说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偏远村庄,王锦程看了一下苟寻最后的定位,离新京有不短的距离。王锦程试着给许瓷发过消息,那边一直没有回复。

    王锦程的满腔热情不得不暂且搁置。其实他之前就有一个想法,许瓷他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家都只知道她们的事迹,但却很少有人去了解过程,他之前就在构思,其实他可以去记录这群人的艰辛,让大家真正的看见她们的付出与辛苦。

    王锦程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了一下,给老板发了过去,获批后,为了节省时间,他坐的飞机。但他也低估了去南和村的难度,他从机场出来换乘了三次大巴才到了附近的小县城,结果被人告知如果没有村里人带路,他自己一个人根本去不了。

    时间在挥霍时短暂,在等待时漫长,王锦程的心情没有在等待中沉静下来,反而更加急迫起来。

    7

    重逢

    许瓷在村里走访了很多户人家,不得不承认,他们村真的人人都有技艺在身。随处可见各种木制品,竹编农具,连村里小孩的玩具大多都是木头雕刻的各种动物人物,栩栩如生,如果在城里这些玩具应该都会被摆在客厅橱窗当作装饰的手工品,在这里却只是小孩随意摆弄的玩具。

    根据李叔的推荐,村里手艺最好的人是村东的王大叔,但他脾气不好,从来不收徒,也不卖自己的作品。李叔还特意强调,如果许瓷是想从王大叔这里入手,多半会碰壁。其实这次许瓷他们的目的是把南河村整体作为一个推广,的确不必拘泥于其中一个人,但许瓷觉得一个人能把一门技艺作为一生的爱好,没有从中获利还一直坚持着,那一定对这个技艺有很强烈的情感。宣传一门手艺,就不能只说作品,情怀与情感同样重要。

    许瓷没有贸然上门去找王大叔,她让团队的人去跟热情的大爷大妈聊了很多,跟热情的人聊天有一个好处,很多事情,不需要刻意去打听,这些大爷大妈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许瓷这才知道,其实王大爷也不是一开始就不收徒,他的第一个徒弟算是自己的儿子王杰,他把儿子当成接班人培养,除了读书学习的时候,小王杰几乎都在家学习雕刻。王大叔为了培养儿子的耐性,还特意把他工作桌放在窗边,让儿子一边能看见自己的同龄人在外面疯跑玩耍,一边要求他沉下心来雕刻。

    王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从小就沉得住气,高中的时候手艺就得到村里大部分长辈的赞叹,但由于学业,他高中就去外面读寄宿学校了,所以大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王大叔很不满意,他觉得王杰的心思已经不在雕刻上了。

    后来王杰高三毕业那个暑假,似乎突然开始进入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一改以往的沉默寡言与好脾气,在填志愿的那几天,与他的父亲频繁爆发争吵,附近很多人都听见了。后来,王杰没有等暑假结束就离开了南河村,大学四年几乎都没有回来过。

    毕业工作后,据说他回来过一两次,但王大叔不待见他,一晚都没留他住过。村里有人说他现在在国外,也有人说他在首都工作,可赚钱了,还有人说他结婚生了娃,在外地打工。众说纷纭,道听途说。

    总之是场不欢而散的父子博弈,不过看结果,王大叔应该是留下心结了。

    团队里的其他人今天都是艰难前行,许瓷跟小白泡了热水好很多,几个男生就没有得到这个贴心的照料,今天走路都异常酸爽。大家讨论完王大叔的情况,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苟寻提议,大家可以都去尝试攻略一下,没准谁就找对方法了。 许瓷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锦瓷简介 >锦瓷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