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那不是苛刻,是清醒。
我欣慰地笑了。儿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我五十二岁,为了儿子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他长大了,也懂事了。也许,我也应该多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我开始培养一些新的爱好,比如瑜伽和插花。我也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旅行。生活不再只有工作和儿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依然单身,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孤单。儿子成熟懂事,我的事业有声有色,我的内心平静而强大。
我不再拒绝新的感情机会,但我知道,如果将来遇到合适的人,他必须是一个懂得尊重和真诚的人,一个不会把感情当作交易的人。
那声阿姨,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代表了我的一次反抗,一次守护,一次清醒。
它让我明白,作为母亲,有时候必须放下温柔,竖起铠甲,去面对生活中的黑暗和丑陋。
它也让我明白,真正的亲情和爱,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和购买的。
故事的最后,并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小微付出了代价,但她的人生也因此被毁。陈阳经历了痛苦,但也因此获得了成长。而我,虽然守护了儿子,但也付出了精力,承受了风险。
但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真相。没有完美的结局,只有在经历风雨后,更加坚韧的自己。
有一天,陈阳带了一个女孩回家吃饭。女孩很普通,不施粉黛,看起来很腼腆。她进来后,规规矩矩地叫了我一声:阿姨。
我一愣,随即笑了。
也许,经历了那场风波,陈阳也对妈这个称呼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期望一个初次见面的女孩就立刻叫我妈,而是给了彼此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我招呼女孩坐下,给她夹菜。我没有问她的家庭背景,没有问她的工作收入。我只是和她聊天,听她说话,观察她待人接物的态度。
吃完饭,陈阳送女孩出门。他回来后,问我:妈,你觉得她怎么样
我看着陈阳期待的眼神,没有立刻回答。我想起了小微第一次来我家时的样子,想起了那句三万块。
我笑了笑,说:慢慢来吧。多了解了解,看是不是个靠谱的姑娘。
陈阳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安心的笑容。
我知道,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容易被迷惑的傻孩子了。他学会了用时间和真心,去检验一段感情,去认识一个人。
而我,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了。
那三万块的改口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丑陋。但也正是这面镜子,让我的儿子看清了真相,让我们的母子关系更加牢固。
那声阿姨,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我新生活的开始。
我五十二岁,我叫她叫我阿姨。然后,我用我的方式,守护了我的儿子和我的家。
10
金钱与情感的界线
那声阿姨的回响,至今仍在我的耳边萦绕。它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在金钱与情感交织的漩涡中划下的一道清晰界线。三万块改口费,表面上看是俗气的金钱交易,实则映射出准儿媳小微对待感情和亲情的价值观——一切皆可明码标价,一切皆可量化计算。而我作为母亲,不能,也不会允许儿子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建立在这样冰冷而充满算计的基础上。
我的职业是一名资产评估师,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各种资产、企业甚至无形资产定价。我深知万物皆有其价值,但我也明白,有些东西,是无价的。亲情、爱情、信任、真诚,这些人类最宝贵的情感,一旦被金钱玷污,就会失去它原本的纯粹和意义。小微试图用三万块来购买一声妈,购买进入这个家庭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