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贴着一副对联,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馆里摆放着几张木质的桌子和椅子,墙上挂着一些书法作品和老照片,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茶馆的老板是老周,他今年五十多岁,是个地地道道的老茶客。他开这家茶馆已经有十几年了,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地来到茶馆,烧上一壶水,泡上几壶好茶,等着老茶客们的到来。

    这天清晨,茶馆刚开门,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位老茶客。老周,还是老样子,来一壶碧螺春。

    说话的是住在巷子另一头的吴大爷,他是茶馆的常客,每天都要来这儿喝茶聊天。

    好嘞,吴大爷,您先坐。

    老周应了一声,熟练地拿出茶叶,开始泡茶。

    不一会儿,茶泡好了,老周端着茶走到吴大爷桌前,吴大爷,您尝尝,这可是新到的碧螺春,味道可香了。

    吴大爷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嗯,不错,味道很纯正。老周啊,听说咱们这条巷子要拆迁了,你有什么打算啊

    老周在吴大爷对面坐下,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呗。这茶馆开了这么多年,和这些老茶客都有感情了。要是真拆了,还真舍不得。

    正说着,又有几位老茶客走了进来。老周,给我们也来几壶茶。

    好嘞,都坐,马上就来。

    老周起身去泡茶。

    茶馆里渐渐热闹起来,老茶客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有的在聊家长里短,有的在聊国家大事,还有的在聊自己的人生经历。

    你们听说了吗隔壁巷子的老李,他儿子在国外混得可好了,都买别墅了。

    一位茶客说道。

    真的啊老李这可算是熬出头了。

    另一位茶客回应道。

    唉,咱们这些老家伙,哪有那么好的命啊。就盼着孩子们能有个好前程。

    又一位茶客感慨道。

    这时,老周端着茶走了过来,各位,喝茶归喝茶,可别光说别人的事儿,也说说自己的故事啊。我这儿的茶馆,就是给大家讲故事的地方。

    老周说得对,咱们也说说自己的事儿。

    吴大爷说道,我年轻的时候,在工厂里上班,那时候日子虽然苦,但过得很充实。记得有一次,工厂里要赶一批货,我们连续加班了一个月,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那时候,大家都很团结,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努力。现在啊,这种感觉很难找到了。

    吴大爷说得太对了。我年轻的时候,在农村插队,那才叫苦呢。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不过,在农村的那段日子,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另一位茶客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故事。茶馆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时光都在这里停驻。

    老周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故事。他觉得,自己的茶馆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地方,更是一个承载着人们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在这里,大家可以放下生活的烦恼,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心声。

    老周啊,要是这茶馆拆了,以后我们去哪儿喝茶聊天啊

    一位茶客问道。

    老周笑了笑,放心,就算茶馆拆了,咱们的情谊还在。到时候,咱们找个新地方,接着喝茶聊天。

    说得也是,只要人还在,哪儿都能喝茶。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在这个小小的茶馆里,槐花巷的老茶客们用故事编织着属于他们的记忆,也在等待着未知的未来。

    第五章:书店的书香

    在槐花巷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家小小的书店,名叫

    墨香书屋。书店的外观很朴素,白色的墙壁,木质的门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

    墨香书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槐花巷的烟火日常简介 >槐花巷的烟火日常目录 > 第一章